amp;gt; amp;gt;
独特的地缘、自然、风土和物候催生了海南迥异于别处的文明。其中傍山依林的少数民族文化更是这南溟中的一朵奇葩。
守护这朵奇葩,当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宣传者,是对历史负责、对时代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
基于这一初心,近日,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将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七个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2020~2021年的获奖作品整编成一套4本丛书,并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借由这些作品,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将从大山和雨林出发,再次走进新时代的视野,走进海内外各座人文艺术的殿堂,让越来越多的人见识到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神秘和丰富。
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纷繁庞杂,在海量信息喷薄又快速消退的当下,如何寻找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母题,挖掘她深厚的底蕴,表达她极具魅力的风貌,留下她最为精彩的印记,折射她耀眼的光芒,是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机构及工作者面临的课题。他们用良苦用心和积极行动来书写答案。
在这样的思索和感召下,从2020年开始,由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海南省作家协会、海南省文学院、《天涯》杂志社、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琼台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支持协办的一件以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大事应运而生,它就是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七个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
该活动以海南“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面向全国征集优秀的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七个一”作品:一部长篇小说、一个剧本、一篇报告文学、一首诗歌、一篇散文、一张相片、一首歌。
两年来,活动征集到逾2000件作品,举办了影响广泛的评奖赛事,遴选出了若干获奖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之作。这些从岛内外不同作者中征集而来的作品,以文学艺术的多门类载体和多种手段,从不同向度和视角,以不同的感受和故事,展示和叙述了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不可替代的面貌特质和摇曳多姿的神髓风采。
该活动评委会总顾问,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家》原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认为:“‘七个一’活动是一个了不起的系统工程,将对繁荣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推动海南民族文学的发展和进一步提升海南省的文化影响力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该活动意义是深远的,将鞭策海南本土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发展。”
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天涯》杂志社社长梅国云也有同感。他表示,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民族文化“七个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为繁荣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活动面向全国征集作品使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发掘和推广,从而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发扬传播。他希望未来可以通过活动推动海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并促进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把活动征集到的优秀作品、精彩的海南少数民族文化故事传播到更多的读者群体中,留存成未来的海岛文化记忆,主办方把优秀作品编辑成“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七个一’工程系列丛书”,分别为《山林之歌》《奔跑的足球》《珠崖剧苑》《大地与歌》,并整理收录为一个音乐集。
人生有戏,溯古承今。《珠崖剧苑》集合6部剧本共述海南岛的过去与现在,启迪未来。其中,《穿过雨林》以海南教育扶贫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山海黎乡的动人故事。《英雄县长》讲述了全国战斗英雄陈理文在战争中顽强拼搏勇于战斗并夺取胜利的英勇故事。《少年陈理文》以陈理文真实的少年故事为蓝本创作,展示了一名党员的正直和无私。《海南怪兽》以2222年为时间背景,讲述大量生物发生变异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主人公偶得神兽“蛋炒饭”相助,为人类生存而战的热血故事。《南天冼英》讲述了南北朝时期俚族女首领冼英的传奇故事。《峻灵王》集中表现了刘峻与昌化城恶霸虎爷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大地与歌》,万象合美。这本书由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相片五部分的优秀作品结集而成,书写了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街巷故事、特色物件、发展成就等,展示了海南省各民族在建设美丽新海南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及新时代民族精神。
《山林之歌》是长篇小说,讲述了曲小泗、歌也、木述之、符家宝、娇妹、黎兴旺等人因为不同的目的相聚在海南白沙。他们在工作和交流中,遍览当地风光,了解民俗风情,在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中切换并产生冲突,谱写了在白沙山林间的新生活赞歌,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它以游记的方式串连起一个个故事,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并通过对黎族人歌唱的描写,映射出海南民族歌谣的辉煌,对传播海南本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本书以符家宝的故事为辅线,反映了基层扶贫工作的辛苦和海南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奔跑的足球》同样也是一部长篇小说,是一个在黎村书写的绿茵逐梦与乡村振兴的故事。它讲述了男孩乔天远因担任驻村的父亲常年驻村不回家,故对父亲心生不满。暑假来临,他跟随父亲前往黎村——花枝村,遇见了十岁的黎族女孩阿香。阿香酷爱足球,梦想加入邻县女子足球队,但得不到家人的支持,而乔天远刚好是学校足球队的前锋队员,两人因足球相识。乔天远在与父亲的朝夕相处中,渐渐明白父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父亲与花枝村村民之间深厚的感情,他深受感动。乔天远鼓励并主动帮助阿香坚持自己的足球梦想。最终,阿香在乔天远及其父的帮助下,成功加入女子足球队,实现了她的足球梦想,而乔天远也收获了友谊和成长,明白了父亲的大爱。
在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七个一”工程系列丛书的后记中,编委会写道:“这道洋洋洒洒数以万计汉字构筑的风景,是我们捧给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初心,是我们对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诠释、担当和出发。”
如果没有长期扎根当地的体验,获得诗歌类一等奖的作品《在昌江,饮马草木民间》恐怕难以描绘出这样一幅和谐、诗意的画面。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经常地、不断地、长期地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接触,才能汲取更多的创作灵感,提升作品生命力和质量。
“在创作过程中,我会住在村里找灵感,入乡随俗,跟村民一起上山耕种。”长篇小说类一等奖获得者邓西说,她希望能扎根海南,写出更好的海南故事。
为了雕琢出原汁、原味、原生态的黎村苗寨生活画卷和场景,主办方也多次组织深入昌江黎族自治县、五指山市、陵水黎族自治县等地采风,邀请省内知名作家、诗人、摄影师及少数民族音乐家深入一线体验民族风情,激发创作灵感和收集写作素材,创作关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活动期间,还多次举办文学艺术创作沙龙。
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七个一”作品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美好生活。
以报告文学为例。评委认为,征集的多篇报告文学作品,篇幅长短、成色各异,立足海南宝岛少数民族同胞群体以及他们创造的历史、文化和鲜活的现实,汇集不同的题材和故事,以报告文学的叙事手段,以散文书写与新闻性介入,从时空广角与观察锐角出发,嫁接一个个人物的命运和命运背后的风景,打开他们的生活现场,里面有黎家山栏酒的前世今生,有织在黎锦上的美丽哀愁,有三月三的鼓声长情,有黎村几代人的心灵相伴,更有五指山下的艰辛扶贫之路。作品总体虽不是鸿篇巨制,但意态朴实,情感真挚,用心给我们讲述了海南岛少数民族地区的过去和现在,留下了未来的启迪。
主办方表示,未来,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及各相关单位,将持续打造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工程,擦亮海南少数民族工程品牌,塑造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名片,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海南各族人民的精神气象,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人才培育,为增强海南自贸港的文化软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标签:海南有什么民族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