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风海韵:一个人的海南岛
1991年,跨海而至。不知不觉,在海南已经三十年了。在这个被古人称作炎方的岛上,我真正喜欢的去处是海边。海口,这是一座离海边极近的城市,或者说是一座长在海边的城市。不信,你在城市边上走走,处处能闻到海的气息,看到海的身影,触摸到海水的忧郁,感受海的浪漫。只有在这个城市里,你才会感觉到海是离你如此之近。
最近读到李少君先生的《天涯琼州》,属于“边缘丛书”之一。书做的很美,文字更美。《天涯琼州》分八部分:感性的海口、三亚之魅、博鳌之美、东海岸的风光、中部:原生态的神秘、荒莽神奇的西部、碧波万顷的南海、其他的一点补充。内容围绕整个海南岛展开来写,但并非风土人情的介绍,而是作者个人的一座“文字之岛”。
对于海南,作者有“梦幻般的感触”和“切入骨髓的迷醉”,正是有这样的体验,才能写下感性的文字。于是他把目光投向南渡江的入海口、老街、琼剧、海秀东路、美食、水果、不夜城的传说、琼台书院,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味城市中的方方面面。李少君在海口生活了20年,把海口归结为“一个感性的城市”,一个适合人居住和享乐的天堂。
在这个天堂般的海岛上,处处都有美的发现,处处都有风景的发现。在三亚:魅力就像一位古典油画里的绝色女子,她的美,一定是由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人来体会、分享的。在博鳌:人们早起晚归,耕田打渔,享受着一种亘古的和平与宁静。在东海岸:翠绿的椰子树在风中摇曳,燕子在空中飞翔,农民在田头插秧,而田野上五颜六色的鲜花盛开着。
作为一个作家,“文字之岛”关注私人性的风光之外,他的注意力还流连在一些人文的地方。譬如写到海口,还写了一段海南大学教授张志扬的闲笔,当然,不会缺少海南文化标志性的人物韩少功和《天涯》杂志的绍介。写到三亚,提到作家张承志对伊斯兰回民的考证。另外还有一些诗人诸如浙江叶丽隽、兰州古马、北京沈浩波写下的关于海南的诗歌。
在“古崖州”一文里对逝去的文明有一种缅怀,高度评价了纺织业的创始人黄道婆;而在“苏东坡的儋州”一文里更是引用各种文献及东坡先生本人的诗词文章为这位造福海南文化的名人画了一副栩栩如生的肖像图。历史上的苏东坡在孤岛的流放时间虽然短暂,却给海南留下了中原文化的火种,故受琼岛后人的敬重与爱戴。《琼台纪事录》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每个人都有家乡的情结,赞美家乡,这不奇怪。作者李少君身为湖南人,却对海南有一种无法割离的情怀,说明海南的魅力无法抵挡,确实有独特的风景与人文情怀只在里面。据说在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城市的白领和时尚人士中,出现了一种叫做“海南梦幻症”的怪病,从海南旅游回来,对海南念念不忘,以至成为一种病。
李少君把海南比为一个“生长诗歌的地方”,确实如此,海南岛阳光充沛,晒黑了创业者的肌肤,催育了繁茂的热带植被,蒸腾着这里街市和乡村一个个的日日夜夜。阳光使我们的记忆深处涌动着热烈和明亮,涌动着一种透出阳光气息的抒情文学。在这样的阳光照耀下,诗歌如野草一般,长势丰美,姿态万千。
《天涯琼州》除了作者的优美文字,还有数十帧精美的图片,这些图片很好地与作者的文字融合在一起,把一个热带海岛的绝色风光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领略到海的气息、沙子的洁白、椰子树的修长美丽。正如兰州诗人古马所写的那样:“大海摇晃月亮/一只绿色的椰子/风浪/已在我们耳朵里形成珍珠/我们愿意坐着/久久地坐在/大海这棵古老又年轻的树下。”
- 标签:海南人为什么都很臭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