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5日游最佳路线(北京5日游最佳路线安排)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李明明 北京报道
2002年已过大半,各地双碳探索也成绩斐然,多个地方政府包括上海、海南、吉林等密集公布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相关意见、计划等路线图,堪称又一次双碳领域的盛会和大考。
握着你的手,走过快乐和难过,黑夜白昼,我们都曾拥有,人生是没有定律的一种节奏,不如用心去感受,不必在乎太多,只要和你一起度过,哪怕是冰山,我也愿意。
从本次 大考中,可以看到很多额外信号,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地方上碳达峰实施方案亮点不断,例如广东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48%左右,其非化石能源比重是最近各省提出的目标中较大的一个,上海市多次提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四川省确定17个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包括海南在内的15省、市及自治区提出清洁交通。
而这些也意味着双碳目标的又一次突飞猛进。
这一次,主动权会掌握在哪些省的手里?为什么各地设定的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标差别很大?多位受访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各地提出的目标来看,非化石能源比重差异较大,主要是由各地区能源禀赋差异造成的,尤其是非化石能源占比分布不均衡。
同时,针对海南提出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此举可支持省内汽车产业链主要企业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培育本地链主企业。同时,海南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助于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自贸港建设的双重历史机遇,布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力推相关产业的提档升级。目前海南电力62.7%是火电,以及30%左右核电,未来将会大力布局光伏、风电。
广东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较高
在今年各地的双碳方案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各地提出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一。
比如吉林省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7%,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重庆市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8%。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广东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48%左右。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左右,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54%左右,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此外,上海市、湖南省等多地明确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均达到25%。
而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显示,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综合对比来看,广东、重庆等地的这一目标均高于全国目标。
各地双碳目标的非化石能源比重差别如此之大,是什么原因导致?林伯强表示,主要在于各地区能源禀赋差异和不同造成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如何保障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协调发展也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结合自身的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发展实际,各省的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呈现了比较显著的特征:像吉林、河北、河南、辽宁等省份占比目标低,普遍特征是煤炭消耗量巨大,且火电占比过重。从非化石能源占比较高的省份来看,大部分是因为非化石能源资源丰富。比如,广东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缺煤、少油、乏气,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尚未大规模开发利用,有条件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以更大力度推进风电、核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发展。林伯强说。
此外,他还强调,总体来看,经济发达的省份会早日实现碳达峰,这是大趋势。
海南明确2030年禁售燃油车
8月22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除特殊用途外,全省公共服务领域、社会运营领域车辆全面实现清洁能源化,私人用车领域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00%。
海南提出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将对海南产业结构等产生什么影响?其他省份会跟进吗?
对此,林伯强表示,海南被赋予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意味着海南在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发展方面,需要做出表率。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岛内逐步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必然是应有之义。
海南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必然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乃至新能源产业带来利好。林伯强指出,此举可支持省内汽车产业链主要企业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培育本地链主企业(一般指的是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对产业链大部分企业的资源配置和应用具有较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力,并且对产业链的价值实现予以最强烈关注,肩负着提升产业链绩效重任的核心企业)。
同时,他还认为,可加大与国内外龙头车企合作,深度介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这对电动汽车行业无疑来说是一大利好,海南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另一方面,海南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助于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自贸港建设的双重历史机遇,布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力推相关产业的提档升级。目前海南电力约62.7%是火电,然后30%左右核电,未来将会大力布局光伏、风电。
心里若有了良人,眼里的便全是路人。枕头里藏着早已发霉的梦,梦里又住满了无法拥有的人,有多少人那一句,祝你幸福,背后还藏一句,我依然爱着你!
其他省份会不会也结合自身情况跟进,还需拭目以待。禁售燃油车或成为趋势。林伯强说。
据了解,今年6月,欧盟27个成员国就2035年完全禁止销售内燃机发动机汽车的协议达成共识,届时欧盟境内将再无燃油车对市场出售。国内比亚迪汽车更是已经成为了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未来,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凭借其更好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条件,也很可能较早实现禁售燃油车。
上海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8月11日,《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印发。将碳达峰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贯穿于能源电力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下,聚焦可再生能源开发、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油气消费合理调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关键环节,组织实施本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行动。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能源结构更加低碳,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初步建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25%,可再生能源和本地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力争分别达到40%左右和12%。全社会用电量碳排放强度下降至3.8吨/万千瓦时左右。
《实施方案》多次提到新型电力系统,可见其重要性。目前上海市电力系统情况如何?需要如何改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此,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中国市场分析师魏汉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上海电网是华东电网的一个重要消费端,除了一部分市内的化石能源发电外,主要接收来自安徽的煤电和浙江的核电。在跨电网区的角度,还有一条来自四川水电的特高压。应该说,上海的电力输入结构是比较多元和坚强的,但是如果要做到电力系统的低碳,还需要逐步减少煤电(不论是本地还是安徽输入)的占比。
魏汉阳分析,上海作为一个服务业和用电量集中的大都市,同时电动汽车保有量大,可以逐步发展需求侧响应的内容。即汇集成规模、可调节的用户负荷,在电网高峰的时段主动关掉、或电网低谷时适当开启,从而获得相应的补偿。需求侧响应做得符合市场化规律的话,将有助于整个电网的经济性削峰填谷。
记者注意到,7月28日,上海发布《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下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循环型社会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建立。
由此可见,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上海市实现碳达峰的重要基础保障。
林伯强指出,在能源需求侧,工业和建筑业需要节能技术,交通、服务业需要减排技术;在能源供给侧,首先需要电力领域碳中和,而后再形成非电领域碳中和。
上海应该凭借其技术、资源、人才优势,重点要在节能技术、减排技术和清洁电力技术上发力,将能源电力的技术进步作为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选择。
15省市区清洁交通成亮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全国约15省、市及自治区公布的2022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安排/文件中清洁交通部分,海南、重庆、江西、上海、陕西、北京、浙江、江苏、宁夏等省份纷纷提出《方案》指出,在交通领域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倡导推行绿色低碳出行。
其中,多地区清洁交通部分的部署主要集中在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和装备应用等方面。
而地方的踊跃也是响应此前的国家层面政策安排,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提出,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和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方面重点任务。
国家和各地为什么如此重视交通领域低碳建设?林伯强分析,交通运输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点领域。交通运输部门占全球温室气体 (GHG) 排放量的23%,是继工业和建筑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预计未来几年排放量还将大幅增长,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
此外,从中国数据来看,交通运输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0%,公路运输占其中近九成。伴随着我国整体步入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交通运输领域将成为影响我国碳达峰、改善空气质量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重点领域。可见,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对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伯强说。
他进一步指出,低碳交通是大势所趋,未来,低碳交通设计包括新能源汽车置换传统汽车,提升公共交通分担率,鼓励步行、自行车等非机动出行方式,合理的道路规划,从而实现低碳化、减排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以后你遇到的人,都是心里装着别人的人,没有人会用全部来爱你。听闻过往,十忆九悲,听闻爱情,十人九伤!
- 标签: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海南5日游最佳路线(北京5日游最佳路线安排)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李明明 北京报道 2002年已过大半,各地双碳探索也成绩斐然,多个地方政府包括上海、海南、吉林等…
- 贵州毕节七星关:打造山地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 海口海南·海口美食攻略
- 新海南评论丨突破成长困境 海口本土小吃要敢于“破局”
- 贵州地方特色美食走上更多消费者餐桌
- 海南网红小吃加盟费多少(智选:2022已更新)
- 海南7天旅游价格(海南8月份适合旅游吗)
- 海南7天旅游价格(海南组团旅游价格多少)
- 海南7天旅游价格(海南三日旅游价格)
- 海南中线自驾游旅游攻略(海南南线旅游攻略自驾游)
- 海南自驾游路线攻略(玉林开车去海南自驾游路线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