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魅力  旅游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发挥各自优势着力打造特色产业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发挥各自优势着力打造特色产业

  新华社海口9月27日电(记者 孙志平、周正平)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发挥各自的区位、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热带高效农业、大林业产业、旅游业和特色加工业等优势产业,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海南18个市县中有6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达139万。海南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大政策倾斜、财政转移支付和分类指导力度,各民族自治县自1987年成立以来,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9倍、8倍、12倍以上,一批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建成,民族地区发展基础得到夯实。

  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使海南少数民族群众的“钱袋子”不断鼓起来。如今,橡胶、槟榔、香蕉、反季节瓜菜等特色产业,成为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白沙黎族自治县围绕“做强老三样(橡胶、甘蔗、木薯),做大新三样(竹、藤、南药)”做农业产业发展文章,仅橡胶一项,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新、老“三样”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4%。

  对民族地区的贫困村,海南采取“整村推进”的办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各民族自治县整合扶贫、民宗、民政、水电、交通等部门资金,集中解决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贫困村的水、电、路、沼气池和茅草房改造问题,起到“推进一个村、脱贫一个村”的效果。乐东黎族自治县还把“整村推进”和文明生态村、平安村建设及党建工作结合起来,近3年重点扶持的24个贫困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1992年以来,海南投入2.65亿元改造少数民族地区民房,使71.57万少数民族村民告别了茅草房。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发生率由20年前的40%下降到2.9%。

  为解决民族地区群众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海南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贷。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自2007年3月起与琼中县农村信用社合作搭建小额信贷平台。目前,放贷规模达3932万元,3268户农民从中受益。绿橙、七彩山鸡、种桑养蚕、灵芝种植、养蜂等特色产业在小额的扶持下迅速壮大,“春酿蜂蜜夏养鸡,秋采灵芝冬摘橙”成为当地农民描绘农时的新民谣。据介绍,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年内计划发放10亿元小额,将惠及8万户农民。

  海南各民族自治县地处全省生态核心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少数民族群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下大力气保护青山绿水,守住了海南发展的生命线,为海南生态环境保持全国一流水平立下汗马功劳。各民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达70%,天然林和水源涵养林面积分别占海南全省的78%、65%。民族地区还努力探索绿色发展的路子,循环经济初具规模。昌江黎族自治县循环经济工业区是海南唯一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在这里,电厂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煤渣被水泥厂“吃掉”,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余热被用来发电,钴铜冶炼厂产生的二氧化硫被回收制成硫酸。今年,这个县工业生产总值预计达4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达4.7亿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