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民看"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要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夏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已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其中提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未来新型城镇化的难点在哪?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近日接受采访时,阐述了他心中的“解题思路”。
离乡就业、异地求学……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劳动力流动频繁,城市人口数量和结构不再一成不变,当地“土著”与“新市民”共同生活。“这些新市民能不能够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特别是能不能享受到城市的公共租赁住房包括廉租房,这个非常重要。”
杨伟民认为,新市民能否真正融入城市,这其中首要解决的就是住房问题。常住外来人口、包括从农业转移进入城镇的人口与城市有户籍人口的住房存在差别。
从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到2020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2021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特别强调租赁住房问题。
“租赁住房有两种,一种是市场化的,如长租公寓;还有一种是公共租赁住房,这里边还有保障性住房。”杨伟民认为,对于人口流入多、住房供应短缺、房价过高的城市,尤其是特大和超大城市,未来要解决外来人口住房问题应建立“租购并举、以租为主”的住房体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调整城镇建设用地年度指标分配依据,建立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和提供保障性住房规模挂钩机制。
杨伟民称,未来在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可能在商品住宅方面要建设更多共有产权住房,也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共有产权房。“像北京大兴启动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建设共有产权住房,每平米价格只有2.9万元(人民币),现在已经开始预售了,这比周边的房子便宜很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参与过多个五年规划起草的杨伟民说,与过去几个五年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专门增加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内容,在主要目标中也提了两个约束性的安全保障指标,分别关于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
他表示,中央专门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正是因为考虑到中国现在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2018年以来,有些国家对中国经济、贸易、科技等方面的遏制全面升级,所以中国要保障经济、金融、能源、粮食等各方面安全。
“这需要树立一种系统观念,我们既要发展,但如果守不住安全的底线,那么发展就没法进行下去了,这两者是要兼顾的。”杨伟民说。
- 标签:三亿韩元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世卫组织警告:新冠病毒传播速度超过疫苗分发速度
6月15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4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变…
- 真相往往就在眼皮底下
- 普京:俄美关系处于近年最低点 仍有问题需要对表
-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例 其中本土病例2例
- 迂回十街乡近一周 大象"旅行团"为何不走了?
- 广州封闭小区医护人员许愿: 疫情早结束,早回家!
- 男子侵吞数百万元公款 只为打赏网络主播
- 独象离群9天距离象群17.4公里
- 假代购P图骗了百余万
- 夏季未至,热浪先来:美西部4300万人处高温预警下
-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于6月16日开馆 助力中华运河文化国际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