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魅力  特产

科创板两个月后迎新起点 稳扎稳打正当时

  两个月来,科创板交易从开始的火热回到稳健的轨道上,公司上市申请按部就班进行着。对标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12字方针”,科创板既需要稳扎稳打,也任重道远。目前,科创板这块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已经彰显,我们期待她发挥出更大作用。

  科创板经验向其他板块推广

  条件正在逐步积累

  科创板开市已经满两个月。作为一项增量改革,科创板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在很多方面突破了资本市场原有的制度框架,特别是较大程度发挥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科创板运行两个月来,与之相关的各项改革措施已经收获了一定的经验,向其他板块推广的条件正在积累。

  多项内容值得其他板块学习

  日前公布的资本市场“深改12条”,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坚守科创板定位,优化审核与注册衔接机制,保持改革定力。总结推广科创板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稳步实施注册制,完善市场基础制度。

  与此同时,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撰文指出,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守科创定位,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着力提升科创板上市公司质量,发挥好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此带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

  那么,科创板哪些经验值得其他板块学习借鉴呢?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更多的是将政府监管权力后移,加强市场化改革。核准制下,监管部门拥有直接的上市行政审批权,设立严格审批程序并对股票发行公司经营状况和前景作出事前预判。而注册制只对拟上市公司强调股票发行人是否符合信息披露要求和上市基础条件,监管部门不对拟发行股票投资价值进行判断,强化股票发行人信用责任,中介机构把关责任,审核机关信任责任,投资者结合自身投资能力对上市公司投资。

  在陈雳看来,可供创业板借鉴的部分包括:一是上市流程高效化、企业包容化、信息披露全面化,交易所负责发行审核,发行注册及全过程网上公开监管。

  二是监管成本降低,监管主体不仅仅局限于政府,而由市场决定股票发行成功与否,加速优胜劣汰,减少信息不对称。

  三是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已有成文的上市、交易规则可供借鉴,包括缩短经营年限要求、放宽盈利要求、规范募集资金用途、股东信息披露落实于文件、明确监管机构审核时间、扩大锁定期人员范围、设定四类强制退市标准等。

  “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已经有一段时间,从制度设计的初衷来看,取得了预期效果。”联储证券温州营业部总经理胡晓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对此,他从三个层面予以进一步解释:从交易层面看,前五天取消涨跌幅限制并实行20%涨跌幅限制,科创板很快就达到了价格稳定。

  从上市审核环节看,由于科创板定位清晰,上市标准透明,同时交易所设计了一整套完备科学严谨的上市审核流程,并完全线上化,杜绝了审核环节滋生腐败,更加公正透明。

  从审核方面看,专业度非常高,从上市环节严查并强化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体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经验推广仍需满足相应条件

  科创板运行两个月来所积累的相关经验,在其他板块推广是否成熟?如果要推广,还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未来推广需要完善市场制度建设。”陈雳表示,具体看,包括规范信息披露监管流程;依法界定证券中介机构的职能,确保行为规范合法;增强投资者监督作用,完善评价机制与诉讼制度;考虑注册制应用前后企业在发行上市中的差异,完善发审体系,实现合理过渡。

  胡晓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科创板已经取得了成功,一些经验未来向创业板推广的条件逐步走向成熟。

  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注册制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国内A股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对由于供应不足而产生的板块估值异常分化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为了更为稳妥地推广注册制改革,调整现有法律法规中与注册制不相适应的内容尤为必要。

  科创板交易回归理性:

  市场资金蛰伏静待新股上市

  随着科创板投资逐步趋于理性,褪去此前的打新资金追捧,存量市场博弈开始成为科创板的交易主体。两个月前科创板开市盛况空前,科创板上市公司首日平均涨幅高达140%,平均换手率约77%,成交额合计逾485亿元。9月20日,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12家上涨,16家下跌,1家平盘,平均换手率8.05%,成交金额约52.21亿元,占A股成交额比重从11.7%下降到1%。

  科创板开市首周的日均成交额达到286亿元,并且在第三周出现峰值达到346亿元,但随着科创板满月,市场交易活跃度也有所回落,日均成交额维持在150亿元左右,进入9月份以来,科创板的成交额已经连续多次低于100亿元。此外,振幅指标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科创板市场正在回归理性,科创板股票首日平均振幅高达156.9%,而在9月20日科创板股票平均振幅只有2.73%。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市场热度的降低,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公司价值认定的理性;另一方面也是打新等热钱外流造成的资金活跃度下降。他说:“科创板将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价值博弈阶段,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投资属性依然存在,只不过投资方法从过去博眼球的短期打新炒作,变为精选个股和价值投资。”

  付立春认为,现阶段的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成熟的表现,虽然科创板上市公司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其后涨跌幅比例变为20%,明显较主板市场宽松,但科创板开市后,并没有出现个股暴涨暴跌现象,一些上市公司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估值波动区间。这种价值表现让科创板可以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企业,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支持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引领作用,也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记者表示,历经两个月的交易,科创板的炒作情绪已经平淡了,凡新必炒的情绪也在减退,而且新增的挂牌公司数量低于市场预期。

  “现在科创板的扩容比较慢,已上市的公司股价也没有明显的价值洼地,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投资热情。希望接下来能够加速科创板的扩容和IPO审核效率,充分体现科创板的包容性。”董登新说。

  目前科创板整体估值大幅提升,不少股票的市盈率已超过百倍,其中微芯生物以907倍市盈率高居榜首,按发行价计算,其上市以来股价涨幅达到233%,中国通号作为目前总市值最高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其上市以来股价涨幅也达到61.7%。截至9月20日,有22家公司涨幅超过100%,其中更有6家公司涨幅超过200%。

  董登新表示,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估值与股价较高,从投资角度看,上涨的动能已经不足,但这些公司良好的市场表现,会给下一批挂牌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带来示范作用。科创板的日趋平淡除了资金因素外,投资理性和投资机会的减少,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随着科创板新挂牌公司的出现,市场热情也会再度活跃。

  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认为,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创富效应明显,投资价值已经充分释放,现在科创板个股有价值回归预期,因此部分资金蛰伏起来等待新股上市。“目前来看,科创板企业市盈率较高且上市时间短,没有足够时间验证估值,投资者都是偏向于谨慎看待,因此短线资金等新股,长线资金等年报,造成科创板投资情绪不再高涨。”徐阳表示。

  恒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曹志楠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从火热到趋稳是市场正常行为,尽管科创板目前换手率下降,但仍然高于创业板2.7%、中小板1.8%、主板0.6%,交易活跃度较高。

  “科创板估值回归理性区间,将有利于稳定一级、二级市场预期、引导价值投资,真正发挥服务科创强国战略的作用。”曹志楠认为,未来科创板投资属性一方面是优质上市公司支撑,一些上市公司分拆试点率先在科创板试行,会带来更多优质标的;另一方面是长期资金流入,科创板目前长期资金主要为战略配售、公募基金、券商跟投等,可进一步引入QFII、RQFII、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入市,带来长期稳定增量资金。

  科创板企业稳步扩容

  助力我国新经济发展

  科创板开市运行已满两个月,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其在各方面均有所改善和突破,可以说正处于“成长”的状态,并且各方面运行情况逐渐趋于稳健。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科创板的整体运行情况很好:第一,走势符合预期,第二,股价波动总体还是属于可控区间,第三,科创板企业目前扩容节奏不是很快。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截至到9月20日,科创板申请受理的全部企业有156家,而截至8月22日,申请受理的科创板企业共有152家,增加了4家企业。

  分月来看,申请受理的企业3月份共有28家,4月份有70家,5月份有15家,6月份有28家,7月份有8家,8月份有3家,9月份至今有4家。可以看出从7月份开始,申请受理的企业数量有所减少。

  从科创板已上市的企业来看,除了第一批集中上市的企业外,后续每批上市企业数量也较少。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企业,8月8日,两家科创板企业上市,分别为,晶晨股份和柏楚电子,8月12日,微芯生物在科创板上市,9月6日,安博通上市。

  桂浩明表示,之所以科创板公司新股扩容速度比较慢,原因之一是有关部门还是坚持科创板是姓“科”,强调它的科技属性,通过严格的问询制,筛选掉一些不太符合条件的公司,这也反映出有关部门对发展科创板既大胆包容,但同时又显稳妥。

  从整体来看,科创板的后备企业还是在稳步扩容,上市企业也在每月增加,只是数量相对来说较少。新时代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的增量创新和改革试验田,通过稳步扩容,有助于降低科创板企业的整体估值水平,推动板块走势增加稳健。

  潘向东进一步对记者表示,科创板稳步扩容,一方面显示经济转型压力加大,更多高科技企业亟需通过科创板解决融资难题;另一方面,我国将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通过资本市场助力新经济发展。

  对于后续科创板的扩容步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后续扩容不会扎堆,而是逐步上市的过程。

  潘向东也有类似的观点,其进一步表示,未来科创板后续扩容将会保持稳健,保持稳健上市,一方面可以降低对已经上市科创企业估值的冲击,另一方面科创板企业实施史上最为严格的退市制度,科创板通过建立完善的退市制度标准,有助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推动投资者形成价值投资理念,这种优胜劣汰机制导致科创板扩容并不实质性影响未来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和估值。

  在记者梳理科创板申请受理企业以及上市企业的同时也注意到,科创板企业尽管在稳步扩容,但科创板企业的注册地存在着比较集中的情况,另外,科创板所支持的六大领域的企业,也出现了不同领域企业数量不平衡的状态。

  具体看,已经上市的29家公司的注册地分布,一线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企业数量较多,其他地区企业数量较少。

  对此,多位业界人士均表示,现在科创板归属地不平衡反映了各地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目前科创企业注册地集中且不均衡的情况很正常,这符合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未来这一现象的改变并不会太快,创新资源还会向经济发达和开放程度高的地区集聚。但从长远来看,会加速发达地区新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会带动其他地区经济转型的积极性,引导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科创板所支持六大领域上市企业数量的不平衡情况,业界人士认为,我国新经济企业在不同领域的强弱和创新热度有所不同,创新型企业所在领域发展的比较强并且创新热度较高,科创板上市公司相对就会多一些。这种情况将会持续下去,但同时,政府也会合理地扶持相关弱势产业,促进我国新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潘向东表示,从科创板企业整体的稳步扩容,对科创板企业本身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来看,科创板企业扩容将会降低对已经上市科创企业的炒作,有助于已上市公司估值水平的逐步回落,对资本市场而言,科创板将会重塑资本市场生态。机构投资者未来将成为科创企业的投资主力,一方面引导资本市场逐步向机构投资者过渡,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科创板后续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倡导理性投资,避免踩踏行为和羊群效应,多空双方在短时间内充分博弈,充分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科创板企业稳步扩容对企业来说可以获得较低的直接融资成本,被投资者认可也会提高上市公司的声誉。对整个资本市场来说,将会逐步形成更加成熟和定型的制度,推动资本市场健全完善。刘向东进一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9月以来科创板融资融券余额双降

  占流通市值比重达6.48%

  截至2019年9月22日,科创板与注册制已经运行了两个月,科创板转融通证券出借和转融券业务实施细则也得到检验。

  有券商分析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主板、创业板等不同,科创板标的上市首日即可进行融资融券交易,其影响之一在于融资融券交易有助于提高科创板个股的交易活跃度。

  “当前科创板融资融券余额占其流通市值比重达到6.48%(全部A股该值不到3%),两融成交额占科创板成交总额的7%(与全部A股该值相近)。融资融券交易对科创板个股的另一个影响,是有助于完善科创板个股的价格发现、减少投机活动。”上述分析人士进一步表示,由于当前融资融券属于非对称交易(融资易而融券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融资融券交易对科创板股票价格的助涨助跌、加大了科创板市场整体的波动性。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8家上市公司(不含安博通)9月20日的股票融资余额和融券余额分别为30.39亿元和17.65亿元,与9月份首个交易日(9月2日)的31.82亿元和27.08亿元相比,分别减少了1.43亿元和9.43亿元,可以看出9月份以来,科创板个股的融资融券余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时,二者之间的差额出现了大幅的扩大。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表示,科创板的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之间的比例尚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

  “如果二者的能够达到规模大体相当的话,我认为是一个最好的格局。科创板的融资融券业务应该尽可能杜绝像主板和创业板一样,变成了单一的融资做多,融券做空较少,市场上的两融余额90%是融资做多,是畸形的。”董登新进一步表示,希望科创板的改革不仅仅只是注册制的改革,在融资融券业务上,也能实现对称的机制,二者相互制衡的博弈才有利于平滑市场,均衡股价,对投资者来说也更容易进行风险管理。

  此外,记者在梳理A股上市公司整体两融数据时注意到,2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不含安博通)9月20日的融资融券差额合计为12.74亿元,与9月份首个交易日的4.74亿元相比,增长了8亿元,增幅达168.78%。

  同时,除科创板以外A股共有3652只个股,9月20日的平均融资余额为5.87亿元,而科创板28只个股(不含安博通)同期的平均融资余额仅1.09亿元。

  对此,北京匀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李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科创板融资融券余额总量较小的表面原因是交易量总量较小,但交易量背后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投资者对科创板市场的预期看法。

  “从融资融券余额的角度看,一方面说明科创板整体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阶段,之前的暴涨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所以科创板市场的融资融券余额总量相比对较少。”李想分析称。

  对标“12字方针”:给科创板点个赞

  现在,科创板已经开市两个月了。两个月来,科创板的运行情况如何,践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12字方针”的情况怎样,这是市场参与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这成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总的“12字方针”。科创板的建设也是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一步步出现在公众面前的。

  对标这“12字方针”,两个月的科创板做得怎么样呢?

  先来看“规范、透明、开放”。设立科创板的初衷之一就是要通过“注册制”等制度改革,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丰富直接融资渠道。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的问询内容来看,除延续之前的政策要求外,问询范围更广,问询角度更为多元,更关注企业的信息披露详尽与否、公司治理情况、运行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行业标准等。

  在市场理念上,科创板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要求更严格、全面的信息披露和审核制度,从科创板接受上市申请之后,“问询”就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个“问询”,让拟上科创板的企业完全处于“透明”状态。

  8月30日晚间,科创板首家证监会不予注册公司出现。9月5日,首家被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否决的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出现。这是科创板“规范”建设的两个典型案例。

  至于“开放”则更是显而易见,科创板是试验田,不会拒绝任何合规的境内外投资者的参与。而且,科创板在制度设计上,保证了中长期资金可以畅通入驻。

  接下来我们看科创板是如何体现“有活力、有韧性”的。上交所发布的信息显示,28家科创板公司(不含安博通)的半年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29.63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净利润45.60亿元,同比增长25%。这是经营“活力”。

  再从市场“活力”来看,科创板开市首日,25家公司的平均换手率约77%,截至9月20日,29家科创板公司的平均换手率为8.05%。尽管换手率大幅下滑,但科创板的换手率仍显著高于创业板的2.7%、中小板的1.8%和主板的0.6%。

  科创板市场的“活力”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韧性”十足。

  从科创板开市两个月来的情况看,很好的落实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12字方针”,未来随着科创板试验田作用的进一步丰富,科创板会给市场参与者更多的惊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