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走转改”】红星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摸着石头过河探索精准扶贫道
央广网雅安9月11日消息 (记者 杨莉莉)9月11日上午,“长征上奔小康”网络“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团记者来到雅安市芦山县红星村实地采访,了解当地重建脱贫发展情况。
芦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经济基础差、总量小,区位条件不优,生产不佳,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遭受两次地震灾害,群众增收十分困难。2015年以来,按照四川省委省的要求,红星村通过产业扶贫、新村灾后恢复建设、低保兜底齐步走的脱贫策略,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努力在2020年全村全面脱贫致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而对于当地实际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红星村第一何平向记者介绍:“精准扶贫没有教科书,要摸着石头过河。要进一步精确分析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群众牢固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据何平介绍,好农夫家庭农场就是产业帮扶项目之一。农场位于龙门乡红星村大水井组,成立于2013年,占地面积约200亩,其中养殖15亩,优质葡萄35亩,红心猕猴桃近200亩。计划总投资450万元,现已投资300万元。该农场主要示范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生态家园型模式,实施“废物循环”工程,构建“生态养殖+再生能源+绿色种植”的特色循环链,发挥“污染零排放、有机肥还田”的综合效应。把农牧业废弃物的多级资源化循环利用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来抓,大力推广“禽-沼-果(菜)”的生态循环模式,增加价值链条,促进沼气池与种养殖业配套。农场建设完成后,将形成一个集葡萄及猕猴桃采摘、品尝、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观光园。全部投产后,该农场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75万元。
此外,“借鸡生蛋”也是红星村的重要产业帮扶工程。据介绍,“借鸡生蛋”帮扶工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解决农户养鸡养不活、无本钱、卖不脱的后顾之忧。目前,红星村已经发展30多户“借鸡生蛋”养殖户,每户规模400只,每户人均增收1万元。2016年上半年,红星村计划新发展至300户左右,养殖规模户均500只以上,每个家庭单蛋鸡养殖一项年收入至少4万元以上。
原标题:【网络“走转改”】红星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摸着石头过河探索精准扶贫道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1999-2020 电线) 传真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30号新闻大厦9楼
【网络“走转改”】红星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摸着石头过河探索精准扶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