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 票房央媒11天里八评“王者荣耀”:监管与家庭教育成为关键词最美av明星
7月初以来,腾讯旗下手游“王者荣耀”引发舆论热议。其中,以《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为代表的央媒也是频频发声。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这些评论文章多从游戏监管、健康娱乐、尊重历史、家庭教育等角度出发。人民网从7月3日起率先发力,4天内刊发3篇评论,《人民日报》又似从7月11日接棒,3天内刊载3篇评论。
人民网评论关键词:健康娱乐
人民网7月3日刊发的《人民网一评<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文章指出,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
文章称,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如果一款游戏埋藏了“魔鬼的种子”,那么一旦推向市场,就会害人害己。
而7月4日刊发的《人民网二评<王者荣耀>:加强“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一文则强调,游戏不是天然的恶,但监管是少不了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当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化、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手机不仅成了人体的延伸,更是作为一种移动终端集纳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如果不从源头、过程中把好关、站好岗,很容易让用户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受害的就不止用户一人。
该文章还提到,如此看,“社交游戏”的监管不该只堵不疏,而应树立“大监管”理念,游戏制作方的源头设限、政府部门的审核监管、家庭成员的陪伴监护等,一个不能少。
《王者荣耀》是由腾讯2015年推出的一款移动平台多人在线竞技游戏,屡次因玩家低龄化严重等问题受到社会关注。
7月6日,人民网刊发文章《人民网三评<王者荣耀>:过好“移动生活”倡导健康娱乐》。该评论文章指出,《王者荣耀》引发的热议应进一步促使人们思考如何过好“移动生活”。
上述三篇评论文章均发布于人民网观点频道,作者署名均为“理观”。
新华社评论关键词:监管;尊重历史
7月10日,新华社发表《手游不该“游戏”历史》文章称,手游也是文化作品,需要寓教于乐。像《王者荣耀》一样,一边消费历史文化,一边歪曲历史人物,只能形成文化误读和价值错乱。
文章指出,《王者荣耀》已涉足海外市场,更不应以编造中国历史人物来“坑”那些不了解中国历史的海外玩家,让他们在刚刚接触中华文化符号时就被误导。
7月11日,新华社又发表了《对游戏行业需要“一手扶犁,一手挥鞭”》 一文。文章指出“《王者荣耀》现象”暴露出我国游戏行业野蛮生长的痛点。文章强调,扶持是左手,监管是右手,紧跟新技术和智能化的飞速发展,双手发力才能“把稳”国产游戏的发展之路。
《人民日报》评论关键词:家庭教育
7月11日,《人民日报》在第13版刊发 “巩育华”署名文章《防沉迷药方,在父母手上》,文章称,游戏是人类天性。中学生沉迷游戏,药方就在父母手里,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与其围追堵截封杀手游,不如引导孩子对多彩的现实世界着迷。
7月12日,《人民日报》在第17版刊发“张洋”署名文章——《别让网游成为生活的全部》,该文指出,游戏并非社交的唯一方式,倡导人们把沉迷游戏的劲头用在欣赏周围环境、创造优质环境上。
文章称,那些视游戏为社交必备工具的人们,不妨“自我挑战”一下,如果不注册游戏账号,取而代之的是琴棋书画的共同爱好,是性格、信仰等方面的志同道合,看看会不会遇到更多的知音?如果每个人都能把沉迷游戏的劲头用在欣赏周围环境、创造优质环境上,生活一定会比你想象的还要美好。
7月13日,《人民日报》又在第19版发表“张贺”署名文章——《手机为何成了“电子鸦片”》中强调,家长对电子产品致瘾性认识不足、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等因素对孩子沉迷游戏有直接影响。
(原标题:央媒11天里八评“王者荣耀”:监管与家庭教育成为关键词)
来源:澎湃新闻网
- 标签: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