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岛3周年平潭如何继续迈步登高?
8日晚,第八十七期干部大讲堂暨平潭国际旅游岛专家智库研讨会在岚举办,活动以“论道平潭旅游探析发展路径”为主题,平潭国际旅游岛智库专家现场建言献策,探索平潭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方向和发展路径。
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旅游改革咨询委员马勇围绕《平潭国际旅游岛价值解构与创新重构》这一主题,提出要重新认识平潭国际旅游岛的定位。
何为价值解构与创新重构?在他看来,五维价值解构分别为区位价值、战略价值、品牌价值、产业价值、集聚价值,创新发展重构包含规划引领、品牌先导、IP重塑、产业再造、集群推进,而平潭需要围绕这些方面分析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品牌价值一定要有扩张度,才有实现的可能,产业一定要有支撑。”他说。
他犀利地提出平潭旅游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平潭有些“大题材”的资源“小制作”了,若是能从品牌先导、IP重塑等方面入手,盘活特色资源,必能让平潭成为不一样的平潭。“风大是平潭的特色,如何做活风这篇文章呢?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华侨城旅游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锋也很关注平潭的风。他现场播放了这样一个视频故事:在北港村“风中旅行”,身穿原住民服饰的青年王美珠弹着吉他,动情演唱了自己创业的有关“风”的歌曲。“这是今天下午我在风中旅行录下的故事。王美珠告诉我,来这里3年了她还是选择留在平潭,做文创产品设计和开发。在她的歌声里,我才发现风是如此地动情,风是如此地可爱”刘锋说,风,可以成为平潭的优势。
在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陈耀看来,“形成独特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是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点。他认为,同质化是对独特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挑战,特色文化才是海岛旅游的关键。
他建议将特色文化融入海岛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形成国际档次、“本地特色”的海岛旅游项目。“平潭文化资源丰富而多元,如壳丘头古文化、传统石厝文化、南岛语族文化等,要提炼出特有的海岛家园文化,以两岸同胞向往的幸福家园为目标定位,打造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海岛。”
他还提出了“平潭蓝 家园岛”这一概念,提议建设“两岸共同家园” “海岛旅游家园” “特色文化家园”,创新开发主题化海岛家园民宿。“特色民宿是旅游化家园的表现形式,要大力挖掘本岛的石厝文化,创建民宿村,构成民宿景观和民宿旅游度假的主题化旅游区,开发海丝家园,将有关国家代表性的民宿建筑集中,形成海丝主题的旅游家园型风情民宿村,共同构成具有海岛特点的旅游家园表现形式。”他说。
8月8日,是平潭国际旅游岛获批三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如何进一步对标国际,促进旅游要素“国际化”?如何破解同质化竞争矛盾,走特色化、差异化之路?这是迈入新起点平潭国际旅游岛面临的“答题”。为此,现场专家还围绕“平潭旅游创新发展与旅游现代治理管理”、“国际旅游岛产业建设”等方面进行沙龙对话,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把脉支招。
陈耀首先发言。他认为,国际旅游岛的前置条件是“国际化”,要有国际的视野、国际的档次,切勿把外面的东西“照搬过来”。“平潭国际旅游岛前3年在打基础,接下来要走向国际化,平潭要用好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优势,把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支点、重点融为一体。”
“越在地,越国际”是来自的嘉宾代表杨佳璋对国际旅游岛国际化的理解。他说,正如陈耀所言,国际化不是单纯copy(复制)国外的样版,而是在于如何借鉴国外旅游业的服务和质量,探索国际化的管理模式。
专家们还非常关注平潭与南岛语族历史渊源。杨佳璋认为这是平潭的文化资产,平潭不仅需要面上的文物挖掘、历史资料搜集,还当深入探讨、挖掘。刘锋也提出类似的观点:“南岛语族文化是平潭的优势,要梳理好平潭这一资源优势,将其转为平潭国际旅游岛的血脉。”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也是现场专家讨论的焦点之一。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海峡旅游学院院长郑耀星提出:“渔村风貌是平潭的旅游资源,闽台合作的窗口是平潭的优势,平潭乡村旅游要抓自己固有的特色,发展要精致化、高端化、标准化,服务要讲究规范性、一致性。”
“乡村旅游要抓住9个字简为贵、野为奢、情为重。海岛乡村旅游远离城市喧嚣,还要研究如何做好乡村度假,把游客留下来。乡村旅游,弱的是市场,强的是环境,不能单纯吃农家饭,做农家活,我认为要打康养牌,让乡村旅游取得更大的价值。”陈耀说。(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