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海口马下面的“世界”之四:地下管廊如何可持续运营
中新网海口8月11日电 (记者 王子谦)城市管廊建设,建设是第一步,管理是第二步。相对于大刀阔斧的工程建设,如何让管廊真正发挥作用,实现管线入廊并可持续发展和运营,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管廊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看收费。”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海涛说,管廊建设投资大、公益性强、回收期长,如何收费成为关键点:收费偏高会影响入廊率,收费偏低会影响后期产生影响,且不利于管廊后续建设。
据了解,相比于普通埋设管线,地下管廊在初期投资成本较大。初步测算,目前单仓管廊造价每公里0.5亿,双仓管廊每公里0.7亿,三仓管廊每公里1.1亿,双层四仓管廊达到了每公里1.8亿。
“要确保该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可持续,需要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在管廊市场化收费机制建立方面,亟待破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刘广奇说。
余海涛介绍,海口管廊三年试点初步投资38.47亿元,国家补贴共12亿,其余需要通过地方及社会筹集,海口采用ppp模式与社会资本共同运作。
海口市发改委介绍,海口市管廊试点项目2015年被列为国家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管廊建设运营采用“PPP+EPC+全过程审计”模式,项目合作期限为20年,其中建设期5年,运营期15年。由与中标社会资本方中铁四局集团组成联合体,设立海口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公司,负责PPP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实现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管廊PPP工程推进过程中,将2015-2020年所有的管廊建设项目统一打包、整合推进。将管廊的投资、设计、勘察、建设、运营作为一个综合体同步招标,一次性完成采购。此外,通过市场竞争确定资本金收益率、工程造价下浮率等相对指标。采用设定每公里运维单价的方式,通过招标,分别确定燃气仓、综合仓、高压电力舱每公里综合运维单价,明确了在满负荷状态下的最高付费价格。
目前,地下管廊的收费环节成为整体实施的一个瓶颈,包括海口在内的大多数国内管廊虽然形成了收费标准,但绝大多数的收费落地尚未实现。如何建立市场化的收费机制,是海口管廊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广大的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
海口市介绍,根据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海口市针对管廊项目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海口市人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海口市人民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海口市地下管线管理暂行办法》、《海口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强制入廊管理》,《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建立起强制入廊制度,促进管廊运营机制的完善。管廊公司与管线单位积极协商,科学制定收费标准,出台强制入廊办法。努力将管廊收费标准列入收费目录,切实推进使用付费。
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俊刚介绍,海口市在启动管廊建设的同时,即委托专业机构着手编制海口市地下管廊收费标准,经历了大量的调研、测算、谈判等基础性工作,形成了以“直埋成本×翻新次数”为收益模型的《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收费标准》。
近期,住建部推出了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收费标准测算公式》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快建立市场化机制,使得管廊建设能够可持续发展。
“管廊建设一走来,攻坚克难,爬坡过坎,收费问题成为最后的问题,也是最难的问题,这个问题想解决,既需底层思维,更需要顶层设计。”王俊刚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刘广奇则,地方可转换思,不局限于对入廊管线单位收费,应将周期拉长,通过管廊建设产生的其它效益来弥补,用土地的节省价值来反馈管廊建设,建立全方位有机的收益保障。(完)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你就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