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海南生活  网事

谭盾海口畅谈新作《敦煌·慈悲颂》创作历程

  谭盾海口畅谈新作《敦煌·慈悲颂》创作历程

  耳“听”敦煌壁画 心“奏”天籁妙音

  ■ 海南日报记者 计思佳

  提到音乐,谭盾堪称中国名片。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1日,谭盾携新作《敦煌·慈悲颂》亮相海口湾演艺中心。富于东方哲学和禅意之美的作品,加上西方交响乐团联袂中国乐团完美的演绎,为海南观众献上了一场跨越国界的音乐盛宴。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谭盾畅谈了他的创作历程。他表示,创作《敦煌·慈悲颂》的初衷,是想让千年古画穿越到今天的舞台上,让世界“听”到音乐版的敦煌壁画。

  走遍世界寻觅敦煌瑰宝

  《卧虎藏龙》《英雄》《夜宴》武侠电影三部曲,《天地人》《离骚》《秦始皇》《风雅颂》《马可·波罗》……谭盾创作了很多闻名中外的经典音乐作品。在他看来,《敦煌·慈悲颂》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6年前,谭盾应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基金会邀请,参观敦煌莫高窟,他当即被敦煌壁画所展现出来的慈悲心怀和祥和宁静所感动,更被敦煌壁画中所记载的数百种乐器以及大乐队的演奏形式震撼。

  谭盾说,过去他曾是一个“愤青”,搞过很多前卫的实验音乐。现在的他,觉得自己应该要为未来留下点什么。就像先人留下了敦煌,借敦煌与我们交谈,他想用科技和音乐,把古老的敦煌以及现代文明传承到未来。“在遥远的未来,只要《敦煌·慈悲颂》响起,我就还在。生命是无限的,《敦煌·慈悲颂》反映了我活着的理想。”

  敦煌乐谱在历史学、音乐学中地位非常重要。余秋雨散文《道士塔》就曾提到,这些乐谱当年被王道士发现,便宜卖给了当地的考古学家。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在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博物馆、日本奈良博物馆都有大量收藏。

  “我很想看一看它们,哪怕是可以闻一闻、摸一摸都好啊!”谭盾说,为了寻找这些散佚的乐谱,6年中,他走遍世界,饱览数以万计的敦煌瑰宝。“有一天,在大英博物馆,我看到了来自唐代的全本《心经》。我闻到它的气味,想到曾经触摸过它的人,眼泪止不住就流了下来。我在拿着这些乐谱时,仿佛自然而然地听到声音流淌了出来,它们,便成了我作品中的一部分。”

  再现传说中的反弹琵琶

  敦煌的每一幅壁画都是画中人的经历,承载着整个家族的信仰、慈悲和对未来的祈愿。谭盾花了3年的时间去研究它们,最终在几千幅壁画中选定了6幅:《菩提树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禅园》《心经》《涅》。

  “每一幅画都代表着一种含义,用这种方式流淌成了一条中华文化的河。”谭盾说。

  有了古乐,还需合适的乐器来演奏。“我发现,这些音乐一定要用壁画里的乐器才能演奏得出来。”为了研制敦煌古乐器,谭盾又深入到中国各地,向古乐器制作匠人取经。他还东渡日本,向家传有长安琵琶的匠人后代学习制作技法。最终,他依照敦煌壁画中的画面,复原了反弹琵琶、奚琴等古乐器,并将中国传统乐器钵、木鱼、引罄等穿插在新作中。

  采访中,谭盾还特别介绍了他是如何让敦煌莫高窟最经典的艺术形象——反弹琵琶在舞台上“活”起来的。

  “因为太重,实际上要拿着琵琶去跳舞,是不可能的。为了减轻琵琶的重量,我们去云南种葫芦。很难种,要施肥、管养。种了一片葫芦之后留几个最大的,真的是如获至宝。”谭盾说,这样做出来的琵琶只有一斤重,既可儒雅地弹奏音乐,又能自如地展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舞姿。

  爱上海口只用了7秒钟

  《敦煌·慈悲颂》在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的西安、敦煌、长沙、青岛等地演出都获得极大成功。2019年12月31日晚,海口的这场演出也为现场观众带来了跟随乐曲畅游丝绸之路的难忘体验。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起立,向来自中国和西方多国的音乐大师们致敬,雷鸣般的鼓掌和欢呼长达15分钟。

  “爱上海口,我只花了7秒钟。”谭盾和海口的渊源可以追溯到35年前,他说:“当时为一部叫《海滩》的电影写主题曲,所以一定要来看海,一看就爱上海口。”

  “送别2019,迎来2020,在海口崭新的剧院里演奏这部新作具有特别的意义,希望能为海南观众带来吉祥如意。”谭盾说,新年之际,他来海口分享《敦煌·慈悲颂》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带上这份幸福,他怀揣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敦煌壁画和中国音乐的感恩,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对祖辈留下的遗产进行保护,这使他十分欣慰。“相信聆听《敦煌·慈悲颂》后,会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非常幸运,因为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善良与慈悲的。”谭盾说。

  (海南日报海口1月1日讯)

编辑:符宇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