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纪录片热播 "国家相册"的光荣和使命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走在大路上》《彩色新中国》《第一日》《淮海战役启示录》等一批献礼纪录片相继推出。这些献礼片更加注重对历史影像的挖掘整理和文献运用,创新叙事结构和形式化表达要素,作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更加突出,在国家庆典期间集中推出,对于唤起和建构民族集体记忆,凝聚社会共识起到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不同阶段的纪录片串在一起,恰是一部形象生动的人民共和国史。作为“国家相册”的中国纪录片,以光影之笔记录历史与现实,透视国家发展与社会变迁。
新中国成立初期,纪录片常被用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先进典型,呈现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事业,展现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以及报道领导人出访、记录国内重大事件和庆典等。《红旗漫卷西风》《抗美援朝第一部》《解放西藏大军行》等记录了军事领域的凯旋;《亚非会议》《刘少奇主席访问朝鲜》《印尼总统苏加诺访问中国》等反映了我国外交领域的风生水起;《伟大的土地改革》《五亿农民的方向》《第一辆汽车》等作品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破性成就。这一时期的纪录片题材相对集中,充满革命精神和战斗精神。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深刻改变了中国。作为时代晴雨表的纪录片迅速捕捉这些变化。1979年初,30分钟纪录片《说凤阳》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第一部反映农村大包干的纪录片。1980年播出的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解说充满诗意,艺术性突出,人的价值彰显,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气质氤氲其中。《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脍炙人口的纪录片,聚焦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长城丝路等人文地理符号,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认同,以此寻找信心与动力。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技术革新以及多元创作观念的涌入,纪录片呈现话语方式和美学上的革新。1991年,中日合拍纪录片《望长城》,将镜头伸向长城沿线的人文风貌和百姓生活,让创作者出场,让老百姓表达,长镜头、同期声采访、同期录音等形式令人眼前一亮。这种平民化、纪实化风格在90年代发展成一种美学浪潮。纪录片在语言形态上回归本体,反映了创作者对纪录对象姿态的转变和对纪录精神的敬畏。
新千年,纪录片呈现大片化、精品化的创作趋势,作品主题更加大气,思想张力明显增强,社会价值进一步凸显。《晋商》《故宫》《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一批纪录片相继出现,“崛起”“复兴”等关键词引发广泛讨论。纪录片成为时代船头的瞭望者,唤起民族记忆,振奋民族精神。近些年,伴随产业化发展的浪潮,纪录片离时代更近,也离观众更近。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推出即引爆全民话题。
新时代以来,纪录片迈入发展繁荣期。中国纪录片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苦难辉煌》《国魂》《百年潮·中国梦》等作品,站位高远,视野开阔,主题宏大,从浩瀚的历史和时代中拾取鲜活生动的案例故事,在传播主流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方面显示较大影响力。如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必由之路》等一批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纪录片,体量庞大的宏论作品与风格清新的故事化“小品”形成较好搭配,在海内外广泛传播。
记录当下,就是记录明天的历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媒介文本,被纳入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范畴,并得以广泛实践。新时代,作为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重要载体的纪录片,将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 标签: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