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背后的文化传统
在经过多次曝光后,华为的鸿蒙系统终于走到前台,宣告华为自研操作系统正式落地。这个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有什么样的文化含义?
鸿蒙,也写成“洪蒙”,语出《庄子·在宥》篇:“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这里的鸿蒙,是庄子虚拟出的人物,用来回答提问人“云将”的问题,并在一问一答中揭示鸿蒙的意义。如成玄英所注,鸿蒙即元气也。因此,后人开始把鸿蒙当作元气未分、混沌初开之时的朴素境界,这与老子“返本复初”的概念不谋而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鸿蒙之境重要的文化含义在于开辟二字,这也正是华为自主研发操作系统的目的所在:为后人开辟一条专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也许不那么笔直,但它却开辟了一种可能,向知识空白区域延伸,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向往。
用传统文化元素命名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科研工作者借此展示了自己的浪漫。除了鸿蒙之外,据说华为公司在给科技成果命名的时候,用上了一本《山海经》:饕餮服务器、凌霄路由器、鲲鹏处理器芯片……
其实,如此浪漫情怀在我国科研领域比比皆是。今年,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登陆器名唤“嫦娥”,为其提供信号中继服务者名曰“鹊桥”,着陆点周围三个环形坑分别叫做“织女”“河鼓”和“天津”——三者均为我国古代天文星图“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中的星官。我们的发动机,或泰山、太行、或秦岭、昆仑,当我们的名山大川奔向千百年来古人仰望的星河,除了“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之外,很少有词汇能摹写出这份激动。
激动,不仅因为它们拥有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名字,更因为过去一百年那段沉重的历史。前两次工业革命发生之时,我们尚处于蒙昧当中。彼时,打仗要洋枪、洋火,建筑需洋泥,洋钉。甚至几十年前,人们仍以使用进口货为荣,国产货沦为低端产品……我们必须认识到,是科研创新给了我们更足的底气,有了更多元的方式去传播文化。
如今,中国有了鸿蒙系统,也可以举重若轻般将卫星命名为“悟空”,正是得益于几代人的努力。此鸿蒙,即从“鸿蒙”始!
- 标签: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