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海南生活  楼市

东非蝗灾蔓延 是谁吹响了几千亿只蝗虫的“冲锋号”

  东非蝗灾蔓延至南亚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已经成灾

  是谁吹响了几千亿只蝗虫的“冲锋号”

 

  在肯尼亚东部,蝗虫形成了一个长约60公里、宽约40公里的蝗虫群,覆盖面积逾2000平方公里。此次蝗虫大军平均每日可移动150公里,如不进行阻止将会持续制造灾祸。

  本月,东非多个国家遭受严重蝗灾侵袭,受灾人口超过千万。近日,凭借着惊人的迁徙能力和繁殖能力,几千亿只蝗虫从非洲蔓延至中东地区,并直抵南亚进入印巴,逼近我国。

  引起蝗灾的主角就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下的成员,它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共有1万多种,在中国有300多种。

  一只蝗虫不可怕,千亿蝗虫却能摧枯拉朽,蝗灾来时,密密麻麻的蝗虫铺天盖地,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这种身披“利甲”的昆虫何以有如此大的破坏能力?面对“蝗恐”来袭,人类的防御武器在哪里?

  几千亿蝗虫将给农业带来沉重打击

  2019年年底开始,这场蝗灾就已经在东非地区酝酿蔓延。到目前为止,1000多万东非民众身陷蝗虫肆虐之地,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为此,联合国已发出警告,必须快速行动消灭蝗灾,否则一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很快就会到来。

  蝗灾与水灾、旱灾齐名,并称为人类农业的三大自然灾害。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永林指出,除南极洲和亚欧大陆北纬55度以北地区,全球均受蝗灾侵袭,其中破坏力最大的,就是这次东非蝗灾的主角——沙漠蝗虫。

  内蒙古生物技术研究院特聘工程师张志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种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超强的蝗虫,偏偏又食量惊人。”

  资料记载,1958年,索马里4亿只沙漠蝗虫肆虐,扩散达l000平方公里,这些蝗虫一天就能吃掉8万吨粮食,而这个数字,是40万人一年的口粮。

  而本次蝗灾,有媒体记者在肯尼亚东部用飞行器拍到,蝗虫形成了一个长约60公里、宽约40公里的蝗虫群,覆盖面积逾2000平方公里。如果按照每平方公里可容纳1.5亿只沙漠蝗虫计算,那么这个蝗虫群的数量将可达到3000亿只。

  张志刚说:“这次蝗灾,蝗虫的移动速度和迁徙范围都很惊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表示,此次蝗虫大军平均每日可移动150公里,如不进行阻止将会持续制造灾祸直到6月,届时蝗虫数量将再增长500倍。媒体报道显示,一些蝗群已经开始在东非地区产卵,预计4月初形成新的蝗群。

  严重蝗灾与干旱气候、环境破坏有关

  人类很早就发现,严重的蝗灾往往伴随着干旱的气候,我国古代的相关书籍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科研人员指出,蝗虫喜温暖干燥,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张志刚介绍:“尽管暴发蝗灾的原因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但是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干旱肯定是重要原因。厄尔尼诺现象和非洲干旱的环境为沙漠蝗虫提供了温床。土壤含水量降低,蝗虫产卵数就会大大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又有50—80粒卵,这么算下来,每平方米就有20万—40万粒卵。以内蒙古为例,如果上年为暖冬,次年草原上往往就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蝗灾。”

  除了环境温湿度和气候,蝗虫也有自身的成灾“硬件”。研究表明,凡是能够成灾的蝗虫,都是繁殖速度快、繁殖后代多的品种,这类蝗虫具有明显的食性大、食量多、扩散迁徙能力强等生态学特征,而这些特性会直接导致蝗灾迅速暴发、不易控防。

  此外,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是诱发蝗灾的原因之一。张志刚以北方草原蝗灾为例向记者解释说:“在草原上,百灵鸟是蝗虫的天敌,但是随着人类对百灵鸟的大规模捕杀和对草原生态的负面影响,百灵鸟已濒临绝迹,生态链关键环节的要素缺失,使蝗虫没有了天敌,肆意繁殖。”而兴修水利不当、植被管理有失,也会导致蝗灾。典型案例当数2003年锡林郭勒草原蝗灾。当年,刚刚经过禁牧休牧有所恢复的草原遭遇蝗灾,六成以上的京津风沙源草场治理项目毁于一旦。当地农业科学研究机构调查发现,蝗虫数量激增的地方,正是草原上大片裸露的沙土地。

  专家指出保护生态才是灭蝗“杀手锏”

  近日,东非蝗灾已经蔓延至南亚地区,我国西南部邻国已经成灾。对此,有专家也在媒体发声,由于非洲沙漠蝗虫等外来物种的生存条件在我国并不完全具备,加上我国拥有喜马拉雅山脉等天然屏障,本次蝗灾进入我国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不可掉以轻心,应积极准备防控措施。

  说到蝗灾防控,张志刚坦言:“面对大灾,防控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自然环境、经济实力、科技发展能力等诸多因素都会决定防灾的效果,非洲屡遭蝗灾,与这些因素都有关系。”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一套基本完善的蝗灾灭防措施,会根据不同起因、不同地域,因事为制、因地制宜。

  张志刚说:“药物灭杀的方式虽然见效快,但在灭杀蝗虫的同时,会破坏生态链,对地区整体生态有较大负面影响。”

  为此科学家又想出了其他消灭蝗虫的方法。

  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降低其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之间流行疾病,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因此破坏蝗虫的生存繁殖环境是科学有效消灭蝗虫的方法之一,我们可以在水边大量种植草木,减少裸露土地,减少含水量在10%—20%的土壤环境,使蝗虫无处产卵。

  还可以在蝗虫繁殖季节,大量诱杀某一性别的蝗虫,阻止其繁殖。实践表明,单性别诱杀的方法,更适合诱杀雌性蝗虫,因为科学家在一些雌虫身上发现了孤雌生殖现象,即雌虫不交配也能繁殖后代,而且后代都是雌性。

  “此外,还可以在蝗虫大量繁殖的环境内培育和引进蝗虫天敌消灭蝗虫。”张志刚说。

  他认为,蝗灾的暴发没有周期性,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更无法预测,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蝗灾的暴发是某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发生恶化的预告和风向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蝗灾防治手段都是权宜之计,治标而不能治本,不论学术界如何探究蝗虫的生物习性和蝗灾的成因,有一点可以肯定,珍爱和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减缓地球变暖的步伐,才是避免蝗灾大规模暴发的根本所在。”

  相关链接

  别“蝗恐”,我国大面积暴发蝗灾风险很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表示,我国云南曾有沙漠蝗虫危害的记录,因此要密切关注此次蝗灾蝗虫的迁飞路径,以及是否有新的本地虫源的参与。

  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透露,近年来,我国蝗虫监测预警和防治能力不断提升,防治技术水平属于世界领先水平,防蝗药械储备充足,国内大面积暴发蝗灾风险很低。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密切跟踪境外蝗灾动态,同时安排云南、西藏等省区加强边境的蝗虫监测,严防迁入危害。

  本报记者 张景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