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会科学院2015创新工程总结 开门办院取得新突破海南新闻联播蓝网
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2015年,山科院通过公开招聘和调入等方式引进人才16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6人,极大地缓解了科研一线青年人才断档的问题,科研人才队伍的学历、年龄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同时,抓好新进青年人才的培养,组织开展了为期6天的新进人员培训班,通过集中授课、实地调研、交流座谈等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青年人才的爱岗敬业意识和科研能力。
年初,在省委、省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山科院启动了创新工程。全院上下凝心聚力,历经上半年的培育阶段和下半年的试点阶段,创新工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科研质量不断提高,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频频推出,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咨询报告多次得到省领导长篇幅肯定性批示。
山科院依托创新工程体制机制,在人事管理和人才培育方面加大力度,抓才引进、培养、使用等关键环节,建立创新岗位人员竞争择优、灵活高效的用人制度,人才队伍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办公室围绕职能定位,创新工作机制,细化工作分工,抓好责任落实,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全院服务创新团队中,率先制定了创新岗位考核细则;建立院党委决策事项督办机制,及时向有关处所发出督办通知,进一步提高党委决策的贯彻执行力度;编印《工作动态》,每周及时汇总上周工作情况、预报本周工作安排,增进了部门与部门、科研与行政之间的相互了解;完善公务接待、会议室管理、收发、公车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保障。
机关党委不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积极提高服务党委中心组学习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丰富学习教育活动,做好干部职工思想工作,探索适应该院发展实际、符合创新工程实际的党建工作新子,选好配强各处所支部班子,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院纪委监察室认真履行监督责任,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保障该院发展。外事办积极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增进该院国际学术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涉外学术会议。
科研组织处全心全意做好科研服务工作,把推动科研发展、为科研服好务作为自己的责任。组织开展重大支撑项目评审立项,严格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结项管理;成功依托省规划办设立了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协同创新研究专项,面向山东智库联盟单位,评审立项了智库联盟调研课题;建立了精品登记制度,为兑现精品报偿打下了基础;为活跃学术氛围,组织召开专家治学经验、青年学术论坛,邀请知名专家来院作报告。
人事处扎实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在干部队伍建设、优秀人才引进、职称制度等方面履职尽责、积极作为。扎实推进我院“评聘合一”任务;利用院集中调研时间,对全院人事档案进行审核、整理和录入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假日无休;认真负责做好工资福利工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加点,对在职职工的基本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按照标准进行了相应调整,按时兑现。
在实施创新工程过程中,山科院设置了创新工程重大支撑项目,以重大支撑项目引领科研创新工作,同时,在创新报偿中设立精品报偿,强化了精品导向和质量导向,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重点推出了一批学术著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山东融入“一带一”建设战略研究》《全面深化“面面观”》《新型智库建设理论与实践》等著作,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反响,《日报》等权威报刊分别发表书评,给予了高度评价。《山东融入“一带一”建设战略研究》作为国内首部研究区域融入“一带一”建设的著作,一经推出就备受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和好评。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构筑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问百答》《以新的引领新的发展》《践行“三严三实”,建设新型智库》等专著,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由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山会科学院文库》,凝聚了山科院建院以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省社科重大、一等的精品,首批15部19本已经出版,后续20余部正在紧张编校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面观”》《全面依国“面面观”》《全面从严治党“面面观”》等书籍也即将出版。《三十年代乡村建设文库》《八十年代中美邹平调查文库》已经签约,随后陆续推出。
“山东智库联盟”的建立,是依托创新工程体制机制开展合作的重要标志。从2015年春节开始筹划,到2月成功申请注册“山东智库联盟”网站,再到7月15日由山科院发起成立,山东智库联盟在线网站和微信号同步开通,山东智库联盟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此后,举办现代农业发展论坛等多场“泰山智库论坛”,先后与市人民、省研究室、枣庄市人民、中国(海南)发展研究院等省地市、研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签署研究合作备忘录。依托创新工程的体制机制,山科院与省社科规划办联合设立了“社科规划项目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协同创新研究专项”,山东智库联盟单位的专家学者优先立项。11月底,专项评审确定了25项课题,迈出了智库间合作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的新步伐。12月中旬,又评选了若干智库联盟调研课题,以此为纽带,加强全院调研工作,也加强与智库联盟的合作。一系列重要举措和高层次会议,叫响了“山东智库联盟”这一含金量很高的品牌。
创新工程不是山科院一家的事,作为省里的试点工程,自启动之初就以的姿态面向全省,开门搞创新。
山科院创新工程从启动之初,就将科研创新与管理创新通盘考虑。院领导积极回应科研人员关切,从全院发展大局考虑,带头调整了办公用房,完成了近20个处所的办公用房调整搬迁工作,院领导和主要职能部门集中到有20多年历史的4号楼办公,把办公条件相对较好的科研大楼让给科研人员,保障每位科研人员都有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极大改善了科研人员的办公。
服务保障再上新台阶
山科院在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同时,遵循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重点支持一批对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关键作用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五中全会视野下的全面小康与现代化》《关于加强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的几点思考》《运用唯物主义应对全盘西化和文化复古两大的挑战》《融合历史文化资源与创意产业探讨》《“内圣外王”之拘蔽与的逻辑演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制度障碍及解决途径》《行为的研究历程、理论范式和分析方法》等70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在核心权威期刊发表,20余项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复印印资料》等转摘。《日报》用了4个整版报道我院新型智库建设、“一带一”建设、国际儒学研究等创新工程,对我院开展创新工程的情况进行了专访;《中国社会科学报》用6个整版推出了我院基层社会治理、新型智库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全院专家撰写的资政类文章、热点解析评论等频频见诸各大,仅《中国社会科学报》《大众日报》就各有10多篇。山东、齐鲁网等对我院研究进行深度报道和追踪报道,起到了资政启民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节目也首次采访我院专家,实现了零的突破。
离退休干部处在提高自身管理服务水平基础上积极落实生活待遇、开展亲情服务、大力推动文化养老,使离退休人员队伍更加稳定,凝聚力不断加强。在职领导联系老同志和走访慰问制度,加强了与离退休老同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适应离退休人员的需求,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小乐队、太极拳队和书画研究会;成功举办全院“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其中两幅作品代表该院参加省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展览,并斩获铜。
创新办自成立以来,在人员少、工作多、要求高的情况下,担负起全院创新工程日常管理和服务保障任务,完成全院26个创新团队组建及270多个创新岗位、创新培育岗位材料审核、备案工作,顺利完成了创新工程年度考核统计、目标报偿核算等工作,得到大家的充分认可。
在人员管理方面,实施打卡上班机制,启用面部识别考勤系统,严格考勤制度,逐步树立规范的请假和销假制度,增强了全院干部职工的守纪意识,有力配合了创新工程的顺利实施。现在加班的多了,集中调研的时候仍然上班的同志多了,晚上很多办公室灯火通明,双休日加班的也不在少数,全院干部职工表现出良好的风貌。
一批重量级理论研究文章在中央发表。《》发表《站在两个36年的历史节点上》《独特国情决定独特道》《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用大数据升级治理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等5篇理论文章,在《日报》发表《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做上的“明白人”》《以新的引领新的发展》《谋事要实,成就梦想的成事之基》《我们要建成怎样的现代化强国》《全球视野下儒学的当代价值与未来展望》等7篇理论文章,《全面建成小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经济日报》发表,《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先后在《求是》和《经济日报》发表,实现了每月在中央主流发表1篇以上理论文章的设想,及时发出了山东的声音,扩大了山科院在社科理论界、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风正潮涌劲扬帆 锐意进取谱新篇山会科学院2015年创新工程总结
打造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不断加强对外交流。2015年,山科院积极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全年共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5次,学术研讨会近20次。第二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第二十届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年会暨理论研讨会、第二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首届华东智库论坛、新型智库建设与决策咨询研讨会、山东融入“一带一”建设研讨会、现代农业发展论坛等学术会议,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对外学术交流更加密切,唐洲雁参加了中国社科院组织的到欧洲“中国道”巡回宣讲,张述存院长应邀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并作重要,全年先后派出14批共43人次赴国(境)外参会或访问,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利用外国经费成行,营造了良好的对外学术,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交流更加紧密,全年共有20多家兄弟省市社科院来院调研创新工程和新型智库建设,省内也有10多家部门、地市、高校来院洽谈合作开展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等事项。
筹建外宣平台,构建多多终端的立体体系。为进一步推进科研创新,加强学术交流与协作,山科院于2015年9月创办了《山会科学报道》,改版了山科院网站。《山会科学报道》是一份立足于山会科学院、面向内外社科界的综合性、学术性、专业性,旨在及时反映内外重大学术活动和学术信息、深化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研究与探讨、交流省内社会科学动态和经验,力争成为繁荣发展山会科学的重要阵地、联系省内外学术界的重要窗口、服务省委省工作大局的重要桥梁,至今已经出版7期,每期有效读者群2500余人,在全省和全国社科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山科院网站改版半年以来,外宣方面共采写、转载、发布各类信息等3000多条,半年发稿量是前五年发稿总量的两倍多,在百度网站排名中也大幅跃升,名列省级社科院网站前三名。山东智库联盟微信号推介发布社会科学领域重要学术报告、学术观点、前沿思想以及我院创新工程700多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作用。为进一步密切与中央和省内新闻的联系,与《经济日报》和《日报》理论部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不完全统计,半年以来,中央及省内重要刊发山科院各类100多篇。良好的合作,使省内有的形成了“有稿子先想到山科院”的思维惯性。
东岳论丛编辑部在提高办刊质量、增强学术影响力、提升期刊学术水平方面发挥编辑部的主观能动性,主动采取措施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强化办刊特色,继续推出和刊发有传统研究特色的专题和研究栏目,如“港台海外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网络参与”等专题。结合创新工程,重点关注“蓝”“黄”两区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阶段和面临的新问题、一带一、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等问题,转引、转载率正在逐步提升。
省情院服务团队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针对科研人员实际需求,采购文献资源。积极升级网络系统,提升信息化、自动化水平。海经院服务团队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提高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水平,努力激发海院全体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得到大家的充分认可。
在山科院的发展进程中,2015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年初,在省委、省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山科院启动了创新工程。全院上下凝心聚力,历经上半年的培育阶段和下半年的试点阶段,创新工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科研质量不断提高,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频频推出,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咨询报告多次得到省领导长篇幅肯定性批示。全年在中央主要发表15篇,在C刊发表7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领导批示27项、35人次。各项数据同2014年相比均接近翻番。这些数字的增长,充分体现了创新工程的精品导向和质量导向,充分体现了科研人员对创新工程的认同和支持,也充分体现了科研体制机制的方向正确和政策有效。
科研工作结出新硕果
行政处结合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特点和工作实际,将原来的7个科室,整合为三个服务中心,服务意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提高。25天内完成了北院单身宿舍澡堂建设、综合楼9楼会议室装修、腾退25间单身宿舍等保障任务;对食堂进行了升级,改善就餐,提升菜品质量,确保广大职工及时、安全、卫生用餐;消防工程、护坡工程等顺利推进。
人才队伍焕发新活力
新年肇始,万象更新。作为全国首家整体实施创新工程的地方社科院,山科院于2015年12月底召开了创新工程转段总结暨动员大会,及早动手,部署落实2016年创新工程工作,吹响深入推进创新工程的“冲锋号”。全院上下正以崭新的风貌,戮力同心,锐意进取,朝着创新工程的既定目标迈进,用新的发展成就谱写创新工程和新型智库建设的新篇章。
为更好地适应省情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需要,山科院成立了省情研究院、全力打造省情数据库,通过开展各类调查研究,为智库建设和创新工程插上大数据的翅膀。现在,随着3000份入户调卷、100份村居社区问卷、20份乡镇街道问卷数据录入工作基本结束,山科院乃至历史上第一次由学术单位主导和主持的年度性、性大型“山东经济社会综合问卷调查”已经完成。接下来,省情院还将开展“城镇化政策绩效评估”“老龄化和养老政策调查”“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公共部门行政绩效”等专题调查,聚焦社会转型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舆情信息动态,正确引导社会心态和。
开门办院取得新突破
在选人用人方面,为推进创新工程,2015年,山科院出台了取消“双肩挑”、处级干部轮岗以及部分岗位充实调整的相关方案,先后有33名处级干部进行了双向岗位选择,组织了三轮20人次的处级干部轮岗交流,新提拔了2名正处级干部、12名副处级干部,岗位变动人数占全院处级干部总数的76.3%。通过这些工作,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优化了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工程启动后,通过设立创新团队重大支撑项目,对事关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战略研究的课题优先立项,组织精干力量,重点开展了胶济铁沿线中德贸易区建设、农村专业化趋势与农业经营方式演变、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一带一”海上战略支点、国库现金管理模式创新、区域文化竞争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医养结合等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城乡医疗资源整合、文化产业融资、农村养老、就业、盘活国库现金存量、跨境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报告分别得到郭树清、龚正、孙伟、孙守刚、夏耕、王随莲、季缃绮、赵润田、王书坚、张务锋等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围绕“十三五”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领域的发展,设计的21个“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进入收官阶段,各课题组基本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一部分研究报告提交省委、省领导,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省直有关部门结合我院研究,安排专人调查分析,提出我省“十三五”时期相关工作的意见。
财务处为保障创新工程的顺利开展,从创新工程经费的争取到经费制度的论证与落地,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尤其是2015年在整合原有科研资金的基础上,争取设立创新工程试点补助专项经费,实现了科研经费跨越式增长,为创新工程开展打下了的基础;建立起统一采购制度,完成物耗采购、招标等工作,实行集中支付,规范直接费用支出,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根据工作需要,反复调整预算,较好完成创新工程经费的使用;配合审计厅完成了经济责任审计,确保了各项经费依法合规支出。这次在创新工程管理团队评选中,他们名列第一。
在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管理方面,通过与人社厅反复沟通,得到大力支持,对职称聘任办法进行了完善,通过取消“双肩挑”等方式,解决了过去许多科研人员评上职称却长期聘不上岗位的难题,仅副高职称就有20多人聘到了副研究员的岗位,缓解了长期积压的职称聘任难问题。同时,改组了院学术委员会,成立了院青年学术委员会,科研导向更加明确。
各职能部门和科辅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大力推进服务创新,激发管理人员和科辅人员的创新活力。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大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职能部门和科辅部门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