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新闻

急诊室医生自述:休假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待命

  Qing听夜北京

  急诊室中的“百态人生”

  抢救室医生在监控病人生命体征数据 摄影/本报记者 王浩雄

  “26床,女性,90岁,便血,之前骨裂过,昨天开始血压低……”

  “32床,女性,67岁,消化道出血,考虑之前病情不能做胃肠镜……”

  晚8点,北京友谊医院的常规门诊已经结束,诊室外逐渐归于平静,但同一栋楼里的急诊却依旧人头攒动。300平方米的急诊抢救室里,监护仪器声音此起彼伏。此时正是急诊医生们的交班时间。当天友谊医院抢救室共有20名重症病人,白班医生们将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用药情况等都汇总一起,印在一张A4纸上,三名夜班医生人手一份。

  友谊医院急诊科年均接诊患者18万人次,留观7万余人次,抢救床的使用率常年保持在150%以上,平均每天有20至30名病人会被送进急诊抢救室。

  救护车送来的16岁女孩

  交班会议刚结束,42岁的副主任医师张寒钰的工作手机就响了起来,是分诊台打来的。“张大夫,120刚送来一个16岁女孩,疑似胆囊蛔虫、腹腔积液,分诊为2级患者,申请送入抢救室。”

  跟车医生和救护车驾驶员从门口推着小女孩一路小跑,女孩腹痛不止,呻吟声让整个抢救室的气氛紧张起来。

  “她前一阵去海边玩,吃了点海鲜,接着就肚子疼。”女孩家长说。张寒钰先让家属冷静下来,从家属手里拿过片子,“不排除胆囊蛔虫,但患者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伴有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及广泛肠壁水肿,单纯胆囊蛔虫不能解释,更像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您看能不能让她在抢救室留一宿,家长先在附近找地方休息。我先给孩子止痛,约明早的血分片及相关检查”。看到孩子不再痛苦,家长欣然接受了张医生的意见。

  九旬老人的临终关怀

  “张大夫,快来看看!”听到巡回护士的呼喊,安顿好小女孩的张寒钰赶紧跑了过来。这是一位九旬老人,他患有肺癌,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脑梗塞、肾功能不全、心衰。按照医院规定,急诊抢救室是不能让家属陪床的。但考虑到老人病情严重,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医生特别允许老人女儿陪伴他最后一程。经过紧急抢救,待老人呼吸逐渐平缓后,张医生将病人家属叫到一旁说:“老人目前症状不是很好,您叫其他家属尽快过来看一眼吧。”病人的外孙明白了张医生的意思,安慰过母亲便出门准备了。

  急诊科医生几乎每天都和死亡打交道,张寒钰说,“遇到自己无力回天的时候,大夫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家属情绪波动尽可能小地接受现实,让病人有尊严地到另外一个世界。”

  “阳阳!建平!”22床脑梗的老大爷侧着身子,一手抓着床头的护栏,一只手顶在胸前,梗着脖子往床外探,不断呼喊自己子女的名字。听说这是22床每晚必有的“活动”。护士张松听到了,便放下手里的病历,走了过去,“大爷,又想家了?还是哪里不舒服啊?”老人嘿嘿一笑,“闺女,让我回家吧。”“您看这么晚了,孩子也都休息了,今晚上我陪您,等白天让他们来接您好吧?”几句话下来,老人躺下继续睡了。

  张松说,她见过儿女不在身边自己来看病的老人,他们即便病重,也不愿意通知家里,“我们将心比心,哪怕在他们床前扮一时儿女也好。”

  “休假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待命”

  凌晨查房过程中,急诊科抢救室内又转进来一名重症梗阻性胆管炎的87岁老人。张寒钰马上联系消化科二线,尽快安排并通知当天备班的消化科医生吕富靖和护士从家里赶来。

  备班的消化科吕富靖主任,已是当晚第二次从家里赶到医院做急诊手术了。48岁的吕富靖主任1996年参加工作,从事消化专业20余年,经验丰富,目前每个月负责一周的消化急诊内镜的备班工作,而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天是24小时“绑”在医院的。

  吕富靖说,作为北京市为数不多开设了急诊消化内镜绿色通道的医院,他们的医生都没有节假日的概念。负责盯班的医生,在周末、节假日、甚至半夜经常被叫来医院做急诊手术,因为内镜急诊手术是救命的。一场手术后,吕富靖脱掉防辐射服,里面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

  吕富靖的小家庭是个双医生家庭,同为医生的妻子和他都因为工作,很少有时间照顾家里,更没时间照顾孩子。女儿高二了,吕富靖只参加过一次家长会。

  家住南五环的他,从家到医院不堵车也要40多分钟,有时候即便在休假中他每天也要被叫回来个两三趟,“休假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待命。”但他从没想过抱怨,“因为这些病人都是等着我去救命的。”

  文/本报记者 王浩雄 见习记者 王涵

  实习生 王家祺 张玉杰 统筹/张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