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诊不能是一锤子买卖
网络问诊不能是一锤子买卖
近日有媒体报道,用户花费450元通过网络问诊平台向儿科医生咨询,得到的回复却是“最好带孩子来看一下专科门诊”,这样的回复让用户觉得“质次价高”。记者搜索发现,类似的投诉可以找到不少,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问诊医生的回复慢、回复内容对治疗没有帮助”几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诊疗的快速发展,一批网络问诊平台应运而生,这个领域也成为消费投诉的“重灾区”,据某网络问诊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平台线上申请退款的患者当中,有75%最终得到了退款。可见网络问诊平台也难以认可线上问诊的服务质量。
网络问诊让患者难以满意,有其客观原因。比如,网络问诊没有现实诊疗直观,医生不容易收集到患者的信息,更无法随时通过检查来获取患者的健康状况数据。此外,对于网上诊疗,目前规定只能咨询,且只能针对复诊。再加上网售处方药解禁,倘若没有患者身边的实体医疗机构或药店提供帮助,线上诊疗很难做到对症下药,只能开展“话疗”,对病情稍微复杂的患者,只能建议其到医院就诊。
但网络问诊有局限,并不意味着“质次价高”就合理。既然收费高昂,就不能仅用三两句话将患者打发了事,而是要突破局限,为患者提供与收费相符的服务。假如医生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也是完全可以提高网络问诊服务质量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医生为家人或朋友提供的一些建议,其价值就非常可观,即便最终结果仍是建议患者到医院诊疗,也可让他们少走许多弯路,对于患者的帮助也是很大的。
现实诊疗中的每一项医疗活动,都有对应的质量标准,医疗系统会定期对医疗质量展开评估,医保部门与患者也会对医疗质量进行监督,若未能达标,医生会因此承受相应的压力。当前网络问诊并没有建立起这样的质量标准,给医生留下了敷衍的空间,因而出台网络问诊质量标准很有必要。
网络问诊不能成为一锤子买卖,一次网络问题收费数百元可以理解和接受,但前提是,服务必须质有所值,诊后更需给予患者一段时间的关注,这不仅是患者所期望的模式,而且有利于网络问诊的长远、健康发展。
秋实
- 标签: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