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贵人品 国士风范海南民风民俗资料
■明斋清晨,云薄天碧,阳光灿烂,杨柳弄态,翠鸟嘤嘤。随手拿起案头的《梁漱溟致夫人的四十九封家书》翻阅起来。该书是我出差南京时,在先锋书店购买的,中华书局2014年1月第一版。梁漱溟先生之子梁培宽、梁培恕兄弟为每一封书信的写作缘由均作了详实的解说,是研究梁漱溟先生之思想以及当时社会状况、人文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因为每一封书信都通过技术将原件展示了出来,这更是研究梁漱溟先生之书法艺术的珍贵史料。模范夫君儒雅文人《梁漱溟致夫人的四十九封家书》,始于1945年11月20日,终于1947年5月28日。其时,抗战已经取得胜利,人士四处奔走,呼吁成立联合,似乎和平曙光已经呈现。作为民盟主要负责人的梁漱溟先生,先后奔走于重庆、南京、延安、昆明、上海等地,为主持民盟日常工作、处理李公朴和闻一多两位先生昆明遇难事件、参加协商会议、推动国平谈判、内战等而奔波劳碌;其夫人则暂留于北平,操持着一大家子的事务。夫妻隔阻两地,家事国事,萦绕心头;时局不稳,生命有虞,更添惦念;而航空时常中断、一票难求,火车忙于运兵运炮、交通极为不便,也为夫妻间的团聚增加了许多的不可知因素。于是,夫妻二人只好借助书信的往还,报告平安、探寻消息、交待事务以及嘱告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书信之中,国事私事,娓娓道来,笃笃夫妻之情,浓浓报国之意,常凝于笔端,尺幅之间,意厚而情深。如,1946年5月9日其致夫人的信中道:“我已于八日午后到上海,尚无确定住处,昨夜借宿职教社楼上。此地生活太高,而大局又不定,是否久住,不能说。……二妹用我们的钱,不要还,切嘱切嘱。”战乱之中,生活艰危,亲戚之间,彼此顾恤,搀扶前行,贴心为他人着想,则感人肺腑。如,1946年5月13日其致夫人的信中道:“我到上海后,曾发一信给你。当已收到,你寄张家转我一信亦收阅,惟三姨的信你可改写过再直寄张家。三姨年近五旬,但并未出嫁,不好称姨母。”梁漱溟初到上海时,居无定所,往来书信只能借助其表舅父张耀曾先生转交。在对于“三姨”如何称呼这一细节上,于事务缠身,万千头绪之中仍不忘叮咛夫人务必得体。气象,清贵人品,于此可见。如,1946年7月28日致其夫人的信中道:“你不要瞎着急害怕,好似有神经病一样。我是平安的,永远平安的,任什么事也不会有,你放心睡觉好了。”这年7月11日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难,7月15日闻一多先生在参加李公朴的会并即席发表后,又被暗杀。梁漱溟此时正担任着民盟秘书长职务,他受民盟委托,必须要赶到昆明调查,处理善后事宜,而远在北平的夫人难免惦记担心。于是梁漱溟作信答复,劝慰夫人,几近疾言厉色程度。责之切则爱之深。又如,1946年12月9日致其夫人的信中道:“我住在半山的楼上,下面即嘉陵江,风景绝佳。一间卧室,一间书房,冬天不冷(和北平比),夏天听说甚凉快。每日讲课两小时,不忙亦不闲,早点及两餐有一工人伺候,甚合需要。假若你来,更可以合口味,而且不加菜足够两个人吃的(现在两菜一汤,有时三菜),更经济也。早点是牛奶鸡蛋面包,比在北平家里还舒服,你闻之亦可以放心了。”当时,梁漱溟先生亲眼看到和平无望,毅然辞去民盟秘书长职务,回到重庆北碚,一面教书,一面撰述《中国文化要义》。这封信即写于此背景之下。梁漱溟先生于抗战中奔走团结,胜利后争取和平,十年之间,不敢惜力,一旦料知和平无望,遂退居一隅,著书,于文化教育一途,传承中华文明薪火,是真学者,伟丈夫也。面对远方夫人的牵挂,好言相慰,宽其心怀而解其愁苦,亦是模范夫君、儒雅文人的做派。当代俊彦铮铮风骨余谓梁漱溟先生乃中国现代知识中最具有铮铮风骨和最具有者之一也。考梁氏一生,其出身贵胄,少时聪慧颖悟,饱读中外学术著作,获才子美名,称当代俊彦,年仅二十四岁便应蔡元培先生之聘,出任大学印度哲学讲席,旋升为教授之职;后于学术研究一途外,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和活动中,先主张君主立宪,后致力于改良运动,与同仁共同创办民盟组织,为建国多方奔走号呼,两次访问延安,与交情颇厚,并于国共最后抉择之际坚定地站立在一方,反对,;即便在“”和人妖之“”时期,梁漱溟先生也全然不顾个人安危,,真理,具有国士之风范,真天下读书人之楷模也。《梁漱溟致夫人的四十九封家书》中影印的书信原件,其书法清秀隽永,于骨骼俊朗、纵横飘逸之间,也可见出婉转流利之态、雅丽柔美之姿,摇曳多情,可品可赏,一如梁漱溟先生清雅高贵的人品。
1946年1月,作者梁漱溟参加协商会议(重庆)后,又为推动会议的五项协议之切实执行、参与和谈、内战而努力。这段时间,梁漱溟奔走于重庆、北平、延安、昆明、南京及上海;而此时夫人则暂留于北平,于是有了收录于此的这本《梁漱溟致夫人的四十九封家书(精)》。《梁漱溟致夫人的四十九封家书(精)》由梁漱溟先生写给第二任夫人的50封家书组成。这些书信从未发表过,对于梁漱溟研究者来说,意义非凡。特请梁漱溟的儿子来做相关注释。《梁漱溟致夫人的四十九封家书(精)》是失而复得的梁漱溟家书首次公布,特别收录梁漱溟先生的珍贵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