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个人简介: 王学宏(1970.9—),男,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安徽省霍邱石店职业高级中学。
4、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探讨[J].谭宏.重庆高教研究. 2015/01.
参考文献:
.。。。。。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措施
霍邱石店职业高级中学 霍邱。安徽 237400
1、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刍议[J].江赟. 职教论坛. 2014/17.
(王学宏) · 2016-04-18 19:00
2、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蒋银银.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
在我国职业教育中非遗文化教育是十分薄弱的,只是依靠民间师徒相传、父子相传已经不现实了,很多民间非遗文化传承已经断层,具有一手民间艺术绝活的老人们渐渐去世了,很多年轻人为了不愿意传承那些民间艺术,而远走他乡打工挣钱,这样就严重面临着非遗文化的濒临。在我国职业教育大军中,很多学生具有各种艺术天赋,也对各种非遗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他们才是最好的非遗文化教育接受者和传承人。为了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加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常必要的,让那些爱好各种民间艺术的学生们能够接触到这些真正的民间艺术,积极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的精深,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这就需要一批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非遗传承者的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不断丰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积极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转变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从而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向又快又好方向发展。在职业教育中不但要维持非遗的生命活力,确保非遗在当代中活态传承,还要运用生产性方式这种有效手段。今天非遗在现代社会在经历着工业化带来的各种冲击和现代化建设加速的影响,为了有效非遗的原、活态性和传承性,利用职业教育中的生产性手段,可以形成文化生产力,这样既能传承和了民族非遗,也可以促进职业技术学校的经济效益,起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收益双赢的局面。
一、非物质文化在职业中学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王学宏
3、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建设初探[J].吴彬.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06.
职业教育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必须是“活态”传承。非遗进校园,是确保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手段之一,非遗传承必须从娃娃抓起,才能后继有人。各个职业学校要积极施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传承“三位一体”的传承模式,传承分为生产型、专业型和普及型三种模式,兼顾生产性、专业专门人才培养和宣传普及推广等多种功能。总之,作为我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挖掘、抢救、、传承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各种途径让祖国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中占据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以来,我国先后召开了多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也制定了许多重大发展战略和举措,以大力推进我国中等职业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与发展,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濒临的境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大量传承人继续的、传承和发展。为此我国在2004年8月就正式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还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工作的通知》等,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适合静态隔离的封闭式,而需要一个在观念和深层次展开的式。这就要求在我国职业教育中不断渗透和开展非遗文化传承与教育,把一些民间还没有绝迹的剪纸、茶道、草席编织、布龙、跑马灯、彩线刺绣、竹编、泥彩塑等多个非遗项目贯穿在职业教育中,让广大职业教育学子成为名副其实的传承人。
摘要: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社会的变迁,面临着失传的困境,为了传承和民族瑰宝,作为我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挖掘、抢救、、传承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各种途径让祖国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本文重点论述了非物质文化在职业中学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等职业教育中非遗文化传承的种类,中等职业教育在传承与我国非遗文化中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