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民生

北京国际双年展呈现多彩世界

本报讯(记者 李洋)8月30日10点刚过,中国美术馆南门外等待领票入场的观众就已排出两百多米,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正式开展,不仅艺术界众多嘉宾前往观展,许多市民也前来一睹113国595位艺术家的640件绘画和雕塑等作品。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专注于绘画和雕塑作品的双年展,北京双年展不仅体量大,也一直有着独特的文化主张。本届,双年展围绕“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主题,呈现出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艺术样貌。

步入中国美术馆圆厅,但见正中悬挂着一幅高3米、宽6米的国画作品《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画面主体刻画了一艘承载人类共同愿望的命运之船,来自五大洲的水手正团结一致奋力划桨,克服巨浪险滩。高铁、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深海探寻等最新科技发展元素也在画面中有所体现。这幅作品的作者是中央美术学院国画院副教授廖勤。最初他报送作品时,送去的是一幅小尺幅作品,最终应组委会之邀,改为大幅作品。这幅作品耗费4个月时间完成。“每天差不多要工作10个小时。”廖勤说,因为画面较高,他必须登梯创作,有时不小心连人带颜料都会从梯子上摔下来。

紧邻廖勤作品的是瑞士艺术家伯纳罗·加罗的《无限地质转换场》。整幅作品被分为四个1.6米见方的部分,分别代表侵蚀、潮汐、水、风和地震给地球带来的变化。“画作上的矿物质和综合材料都取自于大地,其中有些我自己采集到的材料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历史。以自然表达自然,正是我追求的。”伯纳罗说。

在圆厅入口处展出作品的奥地利艺术家埃尔玛·安东·佩因特纳已经连续五届参加北京双年展。这次他带来布面油画与铅笔画相结合的作品《孩子的脚和梯子》,画面主题是不同肤色的孩子们的脚。“孩子是人类未来的希望,现在人类面临的问题也等待着他们去解决。”他说。

浏览整个展览,可见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环境保护、科技与未来等题材频繁出现。黄永滨的作品《这一近、那长远》用彩墨技法,用印象派元素和构成风格相结合,体现“一带一路”对现代经济的融合以及互联互通起到的重大作用。作品《天眼》选用了150个国家的文化和商业标志,用油画的方式进行拼接,描绘宇宙中的一只眼睛,它正在俯瞰着人类。新加坡艺术家张春雷的作品《印象:〈早发白帝城〉》也别有新意。艺术家在这首著名中国古诗的文字之上施以色彩的层层穿插叠加,形成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朦胧美,表达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处在一个不断认知与再认知的动态过程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