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美食

海南儋州美食儋州粽子香飘海南风情美食园 明星美食背后也有故事

也许在孙少仁的心里,这款玫瑰鲜花粽的诞生就像自己辛苦培养的一粒种子,当它破土而生,发出嫩芽再长成树,再去收获第一颗成熟的果子时的心情是一样的。那是他实验了无数次熬了多少个日夜苦思冥想的作品,他激动。凌晨2点多,当他尝到成品的玫瑰鲜花粽时,乐疯了,因为不管是色香味形亮都常完美的。所以他第一时间就给自己的业内好友们一一打电话汇报喜讯。电话很短,“我们的玫瑰鲜花粽研发成功了。”

3月22日,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海南主题活动“海南风情美食园”迎来首日就餐高峰,来自国内外的100余位参会嘉宾前来就餐。在风情园内,由儋州粽子协会提供的各种风味的粽子成了个大明星,许多嘉宾驻足档口排队品尝。

在海南省儋州市,流传千年的粽子除了飘香外,还有着更深的文化意义。不仅是因为苏东坡自制的东坡粽,也不仅仅是白玉蟾等名人所留下来的诗篇,更是因为儋州的粽子传了千年,每年的端午节吃粽子包篓篓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孙少仁说,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裹篓篓来祭祖,篓就是野菠萝的叶子,学名叫露兜树,叶子里挺多刺儿,但这个叶子有清热解毒发汗解表的作用,所以用它裹的粽子特别地爽口。

这种篓篓粽是儋州的一种特色粽子,虽然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但因为它独特的外形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也许,玫瑰鲜花粽是当今时代的产品,以后也必将出现更多粽子类的新品。但儋州粽子作为一种延续千年的美食文化,传承后在此基础上创新,又何尝不是一种延续的力量呢。(周霖华)

嘉宾姚望在选取儋州粽子作为午餐

孙少仁在现场给好奇的嘉宾们示范起了怎么编篓篓粽,“两片一个头打个结,两片一个头打个结,再加两片一个头打个结,把四片叶子摊开,然后各分上下,结成一片,就在这个时候,编成一个角度。整个粽子就可以形成了,然后两只手把两只角对角绷紧,大米就不会漏出来。最后把这些长片削掉,剩下这个角就可以直接装入大米,就形成一个篓篓了。”在他的手里,用篓叶编织的好像不仅仅是可以吃的粽子,更是一件艺术工艺品。

嘉宾林毅夫在选取儋州粽子作为午餐

“七次实验七次失败,第一次是口感不好,玫瑰入口后很涩,接着我再进行实验,通过刀工把鲜花切的更细,但可惜这回颜色不行,色泽不好。接着多次实验多次改良,颜色上去了,结果保质期还是不能达标。”孙少仁讲起这段故事的时候,感慨那段时间挺不容易的。后来他为了攻破保质期,把粽子的叶子改为儋州芦苇叶,因为这种叶子抗氧功效更强,他认为应该会延长粽子的保质期,结果就真的成功了。

孙少仁在编织篓篓粽

孙少仁在编织篓篓粽

56岁的孙少仁作为儋州粽间手工技艺首批传承人之一,这次也在风情园内承担着厨师的工作,他研究的儋州玫瑰鲜花粽因新奇的名称和亮丽的色泽,惊艳了不少宾客。“我完全没想到,玫瑰能和粽子结合起来,太厉害了!”一位来自罗马的参会嘉宾给孙少仁竖起了大拇指。另一位前来品尝的参会代表说,他曾经吃过玫瑰鲜花饼,但这种玫瑰鲜花粽还是第一次吃到,他感觉非常新鲜,味道也不错。

这款在今年“海南风情美食园”颇受好评的美食,背后也曾有过一段感人的故事。孙少仁说,在去年的时候,海南省委罗保铭到儋州进行考察,在参观玫瑰时,罗这些可食用的玫瑰是很好的原料,应该把他作为美食研发出来。孙少仁听取了的后,便开始着手研发试验。

那种兴奋,孙少仁现在描述起来,脸上都开满了花。这个专注研究制作粽子工艺30多年的厨师,这个曾经制作了重达680斤“粽王”的老师,再一刻了自己创造的奇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