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传统村落仍需更多发现-海南乐东地图
研究琼北民居的专家,海南三寰城镇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首席建筑师韩盛介绍,“间”即“进”的概念。一个传统村落由一户人家或几户人家繁衍而来,前一“进”与后一“进”之间,可能是兄弟、叔伯兄弟等族里的亲戚关系。从卫星地图上翻开,许多村落最多时有十几“进”。
问得多了,海口人也会上百度或谷歌地图上查找,原来分别为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儒范村和琼秀村。
文\海南日报记者邵
为何琼北古村落更盛?其中必然有经济和文化的因素。但人们眼见和感受更直观的,却是建筑。
倘若有兴趣多走访琼北古村落,就不难发现,许多村庄的祠庙不止一处。有的村庄出过进士为该进士建祠纪念,村里的孩子们考试前以求;有的村庄不止一个姓氏,因此每一姓氏建一祠;有的村庄出过名人,或者高风亮节者,村里后人也修建筑来缅怀。
再研究建筑的形制,琼北传统居民要求上下连接,由“间”成“行”,“行”又发展为多行,如文昌市会文镇有十八行村。
飞机即将降落美兰国际机场,从南侧窗口看下去,略过南渡江后,两片被植被包裹、似逻辑排列的灰色建筑群尽收眼底。
(来源:海南日报)
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调研员朱运梓告诉记者,海南的传统村落数量肯定远远不止19个,仅在文昌、定安、海口等市县就有不少传统民居保存完好的村落,但由于申报资料不完整等多种原因未能入选。
海口市石山镇三卿村的石门——“豪贤门”,已有百年历史。挺摄
在村民的眼里,井是生命之源,若井水从不干枯,则佐证了村子的地脉具有灵气。如三卿村村民小组长带游客参观古村民居,最后一定会绕道古井前,步行到十几米落差的井边,讲某某年,唯本村井水不绝,救活方圆多少人等故事。
澄迈县老城镇罗驿村的火山岩石屋全景。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璜摄
我省还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相结合,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如澄迈就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古村落修复、文物结合探索发展,并将23个火山古村落打包申遗,规划先行,探索出一条乡村发展的新。因此澄迈在我省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12个就占了9个,成了最大的赢家。
即使是梳式布局,也讲究“靠山面水”的选择。村落整体方向上大多坐北朝南,可以偏坐东朝西,或者偏坐西朝东,极少坐南朝北。
据《琼山县志》记载,琼山地区明清以来修造的各种、科举石牌坊就有213座,节孝、节烈、贞节坊115座。
老人、大树、巷道等,便构成了琼北古村落最重要的元素。老人守护村庄,大大方方与游客合影;大树多为榕树、枇杷树或菠萝蜜树,是古村古老又充满生机的标志;巷道连接着古建筑,蕴藏居住的智慧与祖先的传奇。
而塔,则跟传说和风水关系密切。如澄迈美郎村双石塔,罗驿村的道乐塔,前者据说为纪念一对出家的姐妹,后者欲留住将飞走的凤凰。
古塔、水井、牌坊、碉楼
“靠山”指前低后高,依山坡排列。琼北无高山,村落基本依地势稍微隆起的坡地而建。“面水”则是指村落面朝河流、湖泊、溪水、水井或者水田。
海南目前尚未有相关的研究统计数据,但曾参与传统民居调查工作的雅克海南总建筑师陈德雄告诉记者,这次调查最困难的就是已很难找全黎族船型屋的所有实物类型,而就在数年前,船型屋在我省中部地区还比较常见。
“往里面去,进去看呀!”海口市区石山镇道堂村委会三卿村,坐在村口大叶榄仁树(枇杷)下的阿婆阿公们,热情招呼着游客往巷道里走。
当下,我省的中国传统村落还基本没有进行相关的旅游开发,但传统村落的魅力却不可小觑。近日,记者在澄迈县老城镇罗驿村采访时,就碰到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来自的胡艳女士告诉记者,她因工作关系长住澄迈,只要是有家乡的朋友到访,她都会带着来罗驿村参观。而每到这时,罗驿村村委会副主任李运达就会当起免费导游,向游客们讲述村里的各种典故。
《中国民居研究》一书认为,海南日照充足,又因为天气湿热,因此朝向与通风相比较,更讲究通风,而不像北方严格要求面朝正南。
碉楼也是琼北村落古朴的象征。如澄迈县老城镇石联村委会谭昌村隶就有3座时期的碉楼。海口市区石山镇美社村的“福兴楼”,也称“龙楼”,相传为龙济光任两广矿务督办时所建(1916年至1918年)。碉楼建于社会动荡时期,作防御用,因此碉楼故事多有传奇色彩。
就全国来看,传统村落的分布数量是极不平衡的,有趣的是,传统村落较好的地区,往往是“老少边穷”地区。排名第一的云南(502个)和排名第二的贵州(426个)加起来就占了全国传统村落总数的36.32%,超过三分之一,海南还不及其一个零头。
根据住建部的定义,“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
按照GPS绕村与村之间的小找到刻有“杨昆”石牌的杨坤村,却并不知道这只是杨坤村委会下的一个自然村——双井村。村里一位潘姓和她的孩子立刻大家前去看“双井”。
海南传统村落仍需更多发现
“行”与“行”之间为相隔2米左右的巷道,称“里巷”,它是村内纵向的交通要道。在定安冷泉附近,一些里巷正中还修建排水沟,虽然略微影响交通,但看上去整齐干净。
这真的是琼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庄。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要么建筑群规模宏大、整齐协调,要么建筑材料原始保留,要么建筑的公共设施系统完整……总之,感官上给人以震撼,心底里由衷赞叹。
文\海南日报记者刘贡
澄迈是最大赢家
游览琼北的村落,村民定会领着去看祠庙。在周围千篇一律的民居中,祠庙凝聚了村民们共同的心血和情感。修缮、翻新既要保持古风,又要持久耐用,雕梁画栋每一细节都需经村里德高望重的商议,再慎重执行;而祭祀活动前的装扮,平日的,尽显村民对祠庙的。
如入选名录的澄迈县金江镇杨坤村委会,下辖的几个自然村中,绿水塘村村前自古就有一泓碧水;双井村也顾名思义;美敬村前的方正水塘,显然是人工开凿扩建而成。
品读海南传统村落
记者走访海口、澄迈多个传统村落也发现,尽管一些传统村落的古民居保存比较完好,但被闲置是很普遍的现象,农村年轻人口大量涌向城市,房屋乃至整个村落被闲置甚至遗弃,只有少数老人留守。
透过建筑看琼北古村落
海南地处南海之中,独特的地理,其中传统村落千百年来形成的聚落文化,包括存留于它们当中的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又凸显出丰富的地域文化标签。然而,从2012年至今,海南仅有19个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琼州乡村之美,还需要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挖掘和展示。——编者按
典型的琼北村落布局,平面单元大多数是三合院。正屋与正屋工整对齐,前一家的后门正对后一家的正门,通风散热,俗称“穿堂风”。由于外观基本一致,像梳子一样,这种村落结构又称“梳式布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7部局近日公布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海南共有12个村落入选,加上此前第一批入选的7个村庄,我省的中国传统村落数目达到19个。
标志性建筑:
许多中年的村民大都使用过古井,早年还有在古井不远处立水塔,电力抽水蓄水供全村使用。直到近十来年,村村接通了自来水,古井才成为村落的保留建筑物。
“那是什么景点?”游客指着问邻座的海口人,得到的答案却很意外:“村庄,琼北最普通的村庄。”
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区的传统村落数量普遍在100个左右,浙江情况比较特殊,虽然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且面积不大,但传统村落数量仅次于云南和贵州,达到176个。记者去年曾随省住建厅考察浙江的乡村建设,就很感叹当地对传统村落的力度,浙江也是最早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省份。
古村落中,因建筑而出名的还有牌坊。如海口市区永兴镇美梅村的“耆年硕德”坊,因为孙中山题匾而闻名。如罗驿村“文奎坊”、“步蟾坊”、“节孝坊”等。村民自然精心。
“面水”的排列,建筑不断发展的结果就是各“行”指向同一个“心”(即“水”)。又由于前低后高,因此从空中俯瞰,一些村落布局更像“扇形”,典型的有澄迈县金江镇大美村。
先后两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海南村落中,琼北村落占比84%。而文昌、定安、海口等琼北市县,仍有大量保存完好的传统古村落尚未进入名录。
澄迈县永发镇道吉村前的古井。
许多祠庙还曾经办过书院或学堂,如罗驿村李氏祠1919年为“澄江书院”。那些在祠庙里上过学的老人,对祠庙的感情又更胜一筹。
入选名录的村庄中,罗驿村的李氏祠气势宏伟,多次修缮后,现又增加了村史馆功能。祠最早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为三进合院式布局。相对民宅,每一间正屋高大宽阔,用料也必然贵重。水石结构、梁架、木雕、石刻、彩画等,皆具有鲜明的清代建筑特色。
澄迈县金江镇美郎村美榔姐妹双石塔是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璜摄
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传统村落正“千年未有之变局”。据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的调查,近年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地颇具历史、民族、地域和建筑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数量正以平均3天1个的速度。
整齐屋顶凸显“梳式布局”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我省古村落古建筑的正确观念可以说尚未形成,法规政策宣传不够。部分基层干部认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古村落古建筑是软任务,而且工作投入多、收益慢,在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是有所取舍,对古村落重视不够,这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传统村落的。
传统村落面临
当然,祠庙才算是村落的建筑中心。祠庙属于公共建筑,有族祖先,或者各神仙。祠庙前明堂开阔,一显气势,二有风水,三具功能。
海南传统村落中大量古建筑民居得以保存下来,与当地对祖屋重视的传统观念不无关系。一般来说,村民在建新房时,通常是择地另建,对老房子尽量保留其原样。在海南传统村落和民居方面,一些有远见的村干部起了很大作用。
“据说每个村落最早定居的先人,必定考究了风水格局,后人便无需再费心思,只需照线条排列建造。”海口市民黄靖说,他前年回文昌老家修建祖屋时,愈发起先人的智慧。
双井并不起眼,村道将其与建筑群隔开。在琼北,每一个古村大都保留一口公用古井。有的村庄还有多井,如澄迈县白莲镇罗驿村,保留有“马蹄井”、“道猛井”等九口古井。
省内分布不均衡
海南的传统村落数量在全国来说不但偏少,而且在省内分布也极不平衡,19个村落中,澄迈占了9个,高居榜首,海口4个,三亚、乐东、定安、文昌、东方、昌江各1个,如果将这些村落一一标在地图上,就会发现传统村落在海南经济相对落后的广大中部民族地区还是一片空白。
根据住建部最近组织的全国传统民居类型调查,我省共有十类传统民居类型,澄迈入选的大美村等9个村庄及海口市的三卿村、东谭村都属于琼北民居中的火山石民居;三亚保平村和乐东老丹村都是琼南民居中崖州合院的代表;东方白查村则是琼中南黎族民居中的船型屋代表;昌江洪水村是金字型屋的代表;文昌的十八行村是琼北民居的多进合院代表。
从2012年以来,全国已有2555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海南的19个仅占其中的0.74%,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21位。
但遗憾的是,这19个村落并不能完全涵盖海南全部传统民居类型,如海南极具特色的琼南民居中的疍家渔排、琼西南民居中的军屯民居和儋州客家围屋就没有相关村落入选。
空中俯瞰琼北古村:
牌坊在海南民间俗称“梁牌”、“风牌”,一般是四根间柱形成三个空间,由额枋相连,中间称明间,两边称次间。
相比之下,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天津等直辖市的传统村落数量极少,排名倒数第一的天津只是第一批有1个村庄入选;而作为老工业和近代“东”目的地的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也屈指可数,辽、吉、黑三省都只是个位数;此外,、甘肃、、新疆等偏远地区传统村落数量也少于海南。
全国排名第21位
如今美榔双塔已修葺成景点,游客络绎不绝。人们围绕塔身,欣赏粗犷的庄重朴实,比例的匀称适度,石榫的巧妙吻合,还可以坐在村集体小卖部凉亭里,一品村子池塘产的清香馥郁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