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发展风生水起:纳入名录近60万家 经营土地1.6亿亩
家庭农场发展风生水起
纳入名录家庭农场近60万家,经营土地1.6亿亩
本报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高云才)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目前全国纳入农业农村部名录的家庭农场近60万家,经营土地1.6亿亩,家庭农场数量稳步增长,发展质量日益提升,经营产业日趋多元。
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经营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积极引导扶持农林牧渔等各类家庭农场发展,取得了扎实成效。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日前,中央农办等国家11个部委《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出台,家庭农场发展有了政策新底气。
翻开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康怡家庭农场8年的收入账,眼前一亮:粮食收入9000元,蔬菜收入1万元,核桃收入1.1万元,食用菌收入22万元。目前,河北省家庭农场4.1万家,覆盖了94%的行政村,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安徽省家庭农场达到10万家,居全国第一位,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家庭农场示范创建在全国如火如荼。目前,浙江坚持适度规模、家庭经营,在全省推出示范家庭农场1204家。按照培育家庭农场的制度标准,安徽省创建的示范家庭农场达到11107家。
家庭农场正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新绿色机制。康怡家庭农场生产绿色农产品,农药化肥减量化使用,农产品绿色、有机、无公害。这家农场还引入循环农业机制,一根玉米芯两次使用,将玉米芯原料作为培养基,培育新鲜蘑菇;蘑菇种植产生的废料又作为有机肥,生出新的蘑菇培养基,保证了培养基的有机营养和产品的绿色品质,提升了种植的综合效益。
家庭农场正在细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家庭农场改革扩面、提速、集成。浙江引导家庭农场组建合作社,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注重从产业、市场、产权重组入手,引导主体走向联合,构建“小农户
- 标签: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